7月31日,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品质运力网络分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体系和“东数西算”工程,事关全局,事关长远,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几年的社会发展已经很好地印证:一定要坚持网络适度超前建设的原则,未来,我们需要持续构建全光品质运力网络,与算力、存力联合构筑坚实的基础设施,共同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单志广介绍,算力可持续拉动经济发展,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计算力指数每提高1点,对数字经济会有3.5‰的贡献,对于GDP有1.8‰的推动。国家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提出了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开启“东数西算”工程,对全国算力资源进行调整配置,建设8大枢纽十大集群,既能支撑东部算力需求,也可以带动西部发展,解决数据中心能耗高、资源利用效率不足、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问题,这是建设“数字强国”的关键措施。具体来说,可以有三大关键作用。
一是东西部互补,为“双碳”战略服务。算力枢纽是高耗能行业,东部地区能耗指标紧张,但算力诉求很大,难以建设大型以上数据中心。西部地区气候环境适宜,清洁能源使用成本低。通过算力网络可以实现东部和西部的互补,使得数据中心从东部外溢到西部,降低整体碳排放。
二是增强东西部经济活力,降低企业成本。数据中心电力需求较为庞大,电费占到数据中心运维成本的七成,而西部地区的电价具有明显优势,为企业带来算力“西迁”的原生动力。我们将大量从事数据存储、离线数据分析等海量数据通过全光网迁移到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三是有利于国家数据的安全。东部沿海和西部数据中心分散配置,数据多点灾备,一旦发生地震等灾害,数据安全将无后顾之忧。
单志广表示,发改委印发的相关文件明确指出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包括“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五大子体系。整个架构体系可以理解为通过五力来打造全国高品质的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这包括以超算、智算为代表的多样化算力、以大数据存储为代表的海量存储能力、以光网络为代表的高品质运力。算力、存力、运力构成坚实的算力网络基础设施底座,而运力是将算力和存力输送到企业和家庭的关键链条。在其上就是要打造超智慧的管控能力,实现算力网络的高效调度。同时,还需要构建算网一体化的服务能力,让算力服务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让数据交易安全可靠。
算力网络是一种数字时代的新型资源整合方案,它将属于不同所有方的计算、存储等资源通过网络整合起来,按照用户业务的不同需求提供最优的资源服务与网络连接。底层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几个大的部件,数据中心是算力的供给侧,负责提供算力;末端企业、家庭是算力的需求方和使用者;而运力上联算力/存力,下联用户需求端,是关键链条。
算力网络的高效运转,需要算力/存力和运力之间的协同最优调度。需要综合考虑各地的算力、存储、算法等资源,并结合带宽、时延等网络信息,针对不同用户对算力的不同诉求,提供最优的资源服务与网络连接,为用户提供严格的业务质量保障。算力的使用需要像“打开水龙头,就能用水”一样,随用随取,不需要知道自来水的源头在哪里。
单志广表示,考虑到能耗,我们才会将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布局到西部区域,优化能源保障。算力西迁,这也促使多样化算力资源的地理位置分散,我们需要通过网络来将这些资源整合为“一台计算机”为用户提供服务,这就不是简单的网,而是一张高品质、低时延的网实现算力高速互联,全光网将是这张网络的最佳选择。
首先是时延。在国家相关指导意见中,构建数据中心集群,重点支持对海量规模数据的集中处理,支撑科学研究、灾害预警、人工智能训练、视频渲染等非实时交互的业务场景,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原则上在20毫秒范围内。
同时,在省内和城市,要加快对现有数据中心的改造升级,优先满足金融市场高频交易、VR/AR、超高清视频、智能工厂、智能安防等实时性要求高的业务,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在3~5毫秒范围内,甚至更低。
第二是大带宽,深度学习训练、科学计算、图像处理等应用都涉及海量数据,需要大带宽的管道将数据快速运到算力节点。
第三,高安全可靠是一个关键要素。计算的核心是数据,企业核心数据在网络中传输必须保证绝对安全。同时还需要保证网络0故障或者意外故障后能够极速恢复,才能保证算力源源不断地供给到需求方,保证企业生产永不中断。
第四就是泛在接入。我们需要提供广泛的网络连接基础,让企业与算力之间不存在任何的“鸿沟”。打造一张无所不达的网络,是使能算力一点接入的基础前提。
单志广最后说到,光网络采用光纤作为介质,不受电磁干扰,不会被监听;当网络发生故障时,光网络又能在百毫秒内极速恢复;同时,光网络还能做到单纤容量几十T,几千公里的超长传输。光网络将是算力网络的最佳载体,将可以打造强大的全光品质运力网络,让算力和存力得以释放,助力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邮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