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字安全密切关系着经济发展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根本要求,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应强化数字安全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深刻把握数字安全的总体形势和风险态势,多措并举,全面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数字安全 网络安全 数字经济
当前,数字技术不断迭代创新,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新引擎,也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数字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攻击、信息泄露、数据损毁、舆论谣言、平台垄断等事件屡见报端,不但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严重制约了数字经济发展,危害到国家安全。在全面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数字安全的重要意义,把握数字安全的总体形势,夯实数字安全基础。
1 高度重视维护数字安全的深远意义
1.1 数字安全是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数字经济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必然产物,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侵害个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网络犯罪、网络监听、网络恐怖主义活动等时有发生;关键基础设施遭受攻击、大规模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被泄露等各类数字安全威胁风险持续增加,从深度、广度上都深刻影响着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没有意识到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安全也不应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中阻梗”。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和安全,筑牢更高水平的数字安全屏障,是复杂环境下更好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1.2 数字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当今中国已经成为“网络大国”,数字技术已全面、深入地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以及寻常百姓的工作生活连接在一起。然而,数字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日益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数字安全成为关系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关键因素,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
1.3 数字安全是数字经济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网络空间已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大战略空间,不仅是人类社会新的生存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柱,更是国家主权延伸的新疆域、各国利益角逐的新焦点和国际对抗的重要工具。当前,数字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常态化、复杂化、组织化和高级化,并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等领域传导渗透,以意识形态输出、舆论战等破坏经济社会稳定,以网络攻防对抗为导火索和借口,实施现实空间的武装打击。在这种形势下,为保障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安全能力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纷纷采取多种手段提升数字安全能力。
2 正确认识当前数字安全发展态势
2.1 网络空间对抗和实战化逐步加剧
当前,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持续演变,网络空间冲突和对抗逐步加剧。传统的针对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破坏活动已经发展为通过控制网络空间,使其成为开展对抗竞争、获取政治或经济利益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网络安全威胁突破了传统网络空间的时空限制,在威胁方式、攻击手法、影响范围和灾难性后果等方面,已经扩展到现实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成为跨领域、跨空间的综合性威胁因素。俄乌冲突作为“新型混合战争”,俄乌双方在网络空间发起了大规模攻防斗争,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攻击,对网络舆论环境进行控制等,为实体作战提供军事情报支持,使网络空间成为重要战场。
2.2 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与日俱增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大规模发展,互联网承载的数据越来越丰富。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只有流动才能创造更大价值。然而,随着跨行业、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汇集、共享、开放、加工处理等应用场景与日俱增,数据在创造更大价值的同时,由于数据无序采集、存储与传输防护不足等原因,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遭篡改、泄露等问题愈发突出,数据滥用、非法买卖等地下产业链活动猖獗,对个人财产、经济运行、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3 ICT供应链安全形势愈加严峻
近年来,国际政治环境风云变幻,网络空间局势日益紧张,信息网络技术(ICT)供应链成为网络攻击新目标。一方面,通过对ICT产品预埋后门、植入木马从而实施网络入侵、情报窃取、监听监控等供应链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一些隐藏在二级、三级供应链中的安全风险,可能渗透至核心系统,网络安全威胁隐蔽且防御难度加大。另一方面,以安全为由,采取限制前沿技术产品出口、市场准入和企业收购等断供停服手段,给竞争对手设定高门槛从而阻碍其技术创新应用,已成为供应链新的安全风险点。此外,网络安全技术产品供应链风险也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因网络安全技术产品供应链缺乏可信、可管、可控以及持续性和稳定性,导致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防护效果受到严重影响,如果“安全措施”变成了“安全问题”,安全风险和影响无疑将进一步扩大化。
2.4 数字经济衍生叠加出新型经济社会安全风险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衍生了众多新兴业态,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势必带来更加复杂化的经济社会安全风险。直播经济、平台经济扩大了灵活就业者规模,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其社会保障、信用评价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理财、网络借贷、小额集资杂乱丛生,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割韭菜”现象接连不断,给传统金融监管带来了严峻挑战。平台垄断、算法“杀熟”、直播打赏、诱导消费、有偿刷帖等乱象不断出现,亟需多元共治优化网络营商环境。网络教学、线上挂号、刷脸支付、预约叫车等生活场景中,如何让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享受到数字红利,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等,都是数字安全不可忽略的问题。
3 数字安全保障总体原则
3.1 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并重的原则,坚持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在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进一步提升数据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安全风险综合研判,确保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安全“同频共振、同向聚合”。
3.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网络安全问题,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发挥14亿中国人民的磅礴力量,齐心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绘数字安全“同心圆”。
3.3 坚持深化国际合作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为指引,大力宣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主张的同时,积极开展数字安全国际合作,探索参与国际数字安全规则制定,着力推进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深入开展网络犯罪打击及相关事项的高级别联合,切实加强跨境网络安全事件联动处置,合力应对全球网络安全风险和挑战。
4 大力夯实数字安全保障措施
4.1 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
推进网络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研制,补齐多元主体共治机制短板,逐步厘清网络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边界,强化监管职能,压实主体责任。统筹全局开展网络安全顶层规划和总体设计,做到数字经济发展与网络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确保安全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各行业领域网络安全管理规则、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安全事件信息共享、预警通报、应急处置和协同联动机制。
4.2 提升关键设施和重要系统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强化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重要行业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等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充分发挥现有的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和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效能,增强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隐患的发现能力,积极开展常态化安全风险评估。推动网络安全自主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关键产品多元化供给,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建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强化重要设施设备数据备份和系统容错能力,增强处置和应对网络安全风险的能力。
4.3 加强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
加强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共享、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分类分级、风险评估等保护制度,推动数据收集者、使用者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有效防范数据安全和国家安全风险。探索完善数据确权、数据开放、数据交易相关规则,推动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和有序流动,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据安全监测、通报、预警和应急处置,依法严厉打击危害数据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政务数据安全保护,做好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利用的安全管理,确保政务数据安全有序流通,提升运用数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4.4 提升个人信息保护和安全监管能力
健全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提升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和监管能力。推动各行业企业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强化企业个人信息保护主体责任。预防和惩治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行为,深化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坚决打击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侵犯公民隐私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个人信息安全事件举报受理渠道,切实维护广大网民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推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个人信息保护的良好环境。
4.5 防范和化解各类新型数字经济安全风险
加强数字经济安全风险综合研判,严防衍生业务安全风险,做好各项风险整治。强化数字经济领域的信用建设,在数字经济领域构建完善的信用评估、失信惩戒等机制。健全数字经济领域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适合灵活就业人员劳动用工特点的参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破解老年群体所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让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加强新技术新应用安全风险综合研判,做好应对措施。
(作者:陈月华、陈发强,国家信息中心信息与网络安全部。本文首发于《保密科学技术》2023年9月总第156期,此版有删减,且略去了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