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施洋 王璟璇 杨道玲,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
为科学评估各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与成效,我们研发了“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指数。该指数的测评按照“基础-行动-效果”三个层次构建评价模型,基于政策环境、设施配套、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综合影响五个维度,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指标体系(见表1)。本次测评对象为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共划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4个区域。
表1 “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政策环境 (20) |
管理体制(2) |
-- |
政策文件(14) |
规划计划(4) | |
政策对接(4) | ||
合作协议(4) | ||
资金保障(4) |
-- | |
设施配套 (20) |
涉外园区建设(6) |
-- |
交通基础设施(14) |
航空联通度(4) | |
铁路联通度(4) | ||
港口联通度(4) | ||
公路联通度(4) | ||
经贸合作 (32) |
贸易合作(12) |
对外贸易依存度(4) |
对外贸易额(4) | ||
对外贸易增速(4) | ||
投资合作(12) |
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3) | |
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速(3) | ||
对外直接投资额(3) | ||
对外直接投资增速(3) | ||
重大合作项目(8) |
海外合作项目(4) | |
对外承包工程(4) | ||
人文交流 (16) |
友好城市(4) |
-- |
旅游热度(4) |
-- | |
教育合作(4) |
-- | |
交流活跃度(4) |
-- | |
综合影响 (12) |
国内影响力(6) |
国内关注度(3) |
国内满意度(3) | ||
国外影响力(6) |
国外关注度(3) | |
国外满意度(3) |
测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指数平均分为61.39,首次突破60,近三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1),较2017年提升1.47分,广东、山东、上海、浙江、江苏分列“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前五(见表2)。从排名变化看,广东连续三年蝉联榜首,山东排名逐年提升,从2016年的第七名提升至2017年的第五名,再到2018年的第二名,提升幅度明显;四川、湖北首次进入前十。省区市间差距进一步扩大,最大相对差距指数由0.63扩大至0.73。从区域看,东部地区省区市参与水平遥遥领先,平均得分为73.91(见图2),排名前七的省区市均来自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相对较低,且省区市间差距较大。
图1 2016-2018年“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平均得分
表2 “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得分排名前十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排名 |
省/自治区/直辖市 |
1 |
广东 |
2 |
山东 |
3 |
上海 |
4 |
浙江 |
5 |
江苏 |
6 |
天津 |
7 |
福建 |
8 |
河南 |
9 |
四川 |
10 |
湖北 |
图2 各区域省区市间“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水平差距情况
从5个一级指标看,“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的“政策环境”得分率最高(74.65%),其次是“综合影响”、“人文交流”等(见表3)。与2017年评价结果相比,“经贸合作”提升最为明显,平均分提升0.58分。31个省区市间“人文交流”和“设施配套”差异最大,离散系数[1]分别为0.38、0.36,均以西部地区内省区市间差异最为显著;“政策环境”、“综合影响”两个方面表现相对均衡。从各区域一级指标看,东部地区在五个维度得分均较高,且各方面参与水平较为均衡;西部地区“政策环境”和“综合影响”较高,但“设施配套”、“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表现相对较弱;东北地区“综合影响”亟待进一步提升。
表3 “一带一路”省市参与度一级指标得分情况
一级指标 |
权重 |
最高得分 |
最低得分 |
平均分 |
得分率% |
离散系数 |
政策环境 |
20 |
19.31 |
6.69 |
14.93 |
74.65 |
0.19 |
设施配套 |
20 |
19.48 |
2.81 |
10.54 |
52.68 |
0.36 |
经贸合作 |
32 |
28.55 |
2.61 |
18.27 |
57.08 |
0.35 |
人文交流 |
16 |
15.77 |
1.69 |
9.34 |
58.39 |
0.38 |
综合影响 |
12 |
11.66 |
5.76 |
8.31 |
69.25 |
0.20 |
各地“一带一路”政策环境不断优化,河南、山东、上海等地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增强。“政策环境”指标包含管理体制、政策文件、资金保障3个二级指标,总体平均分为14.93(满分为20.00),广东、江苏、河南、甘肃、山东位列前五。从区域看,东部地区“政策环境”平均得分最高。从各省区市看,与2016年相比,河南、上海、安徽、山东等地排名上升幅度较大。从具体指标看,各省区市出台的“一带一路”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子商务、旅游等领域,其中,黑龙江、广东、陕西、浙江、河南、新疆、湖南出台政策数量较多。93.6%的省区市与国外相关机构签署了“一带一路”多领域合作协议,不断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广度和深度。
各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和航空联通能力提升明显。“设施配套”指标包含涉外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2个二级指标,总体平均分为10.54(满分20),广东、辽宁、浙江、福建、天津分列前五。从区域看,东部和东北地区设施配套建设较为完善,西部地区涉外园区建设和中部地区对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待加强。从具体指标看,自贸试验区新添海南和雄安,中国自贸试验区形成了“1+3+7+2”共4批13个的新格局,29个省区市积极布局涉外园区,尤以东部地区省份居多;中欧班列区域带动和辐射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助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动力。北京、广东、江苏直飞“一带一路”航线最多,山东、浙江、江苏、广东、上海等地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继续保持前五位。
图3 四大区域中欧班列途经省市数量占比
各地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山东、天津、浙江、江苏、广东表现突出。“经贸合作”指标包含贸易合作、投资合作、重大合作项目3个二级指标,总体平均分为18.27(满分为32),较2017年提高0.58分。从区域看,东部地区对“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水平最好,且在贸易合作、投资合作、重大合作项目方面均表现突出;西部地区相对最弱。其中,东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占比近80%,“一带一路”国家成西部地区主要贸易对象;各地对外直接投资合作也保持稳定发展,32.3%的省区市对外直接投资额存量高于100亿美元;云南、山东、广东等地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合作项目较多
图4 四大区域对“一带一路”贸易占比及增速
各地积极推动形式多样的对外人文合作,西部地区表现突出。“人文交流”指标包含友好城市、旅游热度、教育合作、交流活跃度4个二级指标,总体平均分为9.34(满分为16),上海、北京、山东、广东、江苏分列前五。从区域看,东北部和中部交流活跃度较低,西部地区旅游热度和教育合作相对较弱。从具体指标看,江苏与“一带一路”国家缔结友城数量最多,西部地区新增友城数量最多;河南新增海外合作办学数量较多,东部和西部地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一带一路”助推国际旅游合作,入境游客量增幅较为明显,主要客源市场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国家是“一带一路”国家。。
海南、上海、北京、新疆、山东等五省区市“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影响力最强,其中北京、上海、海南三地国内、国外影响力呈“双高”特征。“综合影响”指标包含国内影响力、国外影响力2个二级指标,总体平均分为8.31(满分为12)。从区域看,四大区域国内影响力均高于国外影响力,其中东部地区综合影响力最强;东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外影响力均较弱。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投资》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