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生育率下降以及人口寿命不断延长影响,我国人口结构正在经历快速的转型阶段。作为经济社会生活的参与主体,人口结构转型对经济、社会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许多研究人员以及政策制定者都对此保持高度的关注。不过,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在人口转型对经济社会影响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有多个问题有待解答。
一是人口转型对社会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年龄人口在消费需求上有很大差异,由此,快速的人口转型将会带来的巨大的消费结构变化。不少研究都显示,新千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人口因素推动的,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人口步入成年后导致的住房需求增长。不过,受生育率下降影响,中国年轻人口总量正在逐年减少,未来这对房地产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仍需要积极关注。此外,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逐年加深,与年轻人口相比,老年人口在医疗保健、养老养生等方面都有更高的需求。随着老年人口规模的扩大,由此带来的需求增长将给这些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二是人口转型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由于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脑力和体力等身体机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劳动力在生产效率方面也有较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程度通常会随产业特征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不过,总体而言,一般研究发现劳动生产率通常随年龄的提高呈倒U型走势,而倒U型的顶点则通常出现在40-50岁之间。近些年来,我国的劳动人口的年龄中位数在逐年增加,这种变化势必会影响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以及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通过何种政策阻止或延缓中老年劳动力生产率的下降势头,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力的生产力潜力,这也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是人口转型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转型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而且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都知道人口转型将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趋于减少,不过很少有人注意人口转型中不同年龄段劳动人口规模的变化以及由此可能对不同产业劳动力供给及其发展造成的截然不同影响。总体来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的同时,我国年轻劳动力总量下降的规模将更大,与之相反,中老年劳动力规模则受人口老龄化推动而将继续增长。由于年轻劳动力在择业时主要选择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而中老年劳动力则多集中在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不同年龄段劳动力供给分化一方面将加大新兴产业的劳动力供给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则将加大中老年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如何化解劳动力供给的这种结构性矛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产业升级都将有深远的影响。
四是人口转型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人口转型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受到的关注更少。最近笔者在一篇文章中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同龄人之间的差距,而且同龄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倾向于随年龄的提高呈倒U型变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口转型对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收入差距扩大所做的贡献大约是9%。但是,目前我们对同龄人收入差距为什么会随年龄的提高呈倒U型变化还知之甚少,未来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总体而言,人口转型是影响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就人口转型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总体看仍有不少领域有待继续加大研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