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最新发布的第四期《中国经济调查》指出,在经济迅猛发展三十年之后,中国正转向增速放缓但更具可持续性的道路。当前需要深化改革,以确保日后实现具有韧性和包容性的绿色增长。经合组织预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今年将增长7%,2016年将增长6.9%。
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指出,“中国在经历了世界历史上最惊人的蓬勃发展之后,其逐步过渡到增长放缓但更具可持续性的‘新常态’将倍受欢迎。”“中国懂得如何实现快速增长。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确保在更具有持久性和包容性基础上实现今后的增长。”
中国经济的持续转型呈现多方面的趋势——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投资转向消费以及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所有这些转变都需要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结构性改革。
经合组织强调了中国为应对经济和社会挑战所需进行的若干项改革。短期内,中国必须保持强劲势头,减少经济失衡,同时应避免过于突然的调整,以免引发危机。展望未来,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多领域并减少国有企业在商业化活动中的市场份额将使服务业受益。此外,还有必要推动更多的创新活动,以缩小中国与领先知识经济体之间的差距,同时创新亦将成为中国努力从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要素。
经合组织提出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
利用改革促进可持续增长。所有企业应在公平的金融、规制、税收和政府采购环境下竞争。中国应继续逐步放开存款利率,同时促进金融稳定。此外,中国应增加财政透明度和可持续性。
推动城镇化和服务业的发展以成为增长的驱动力。为实现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所带来的潜在生产率的提高,中国还应扩大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至所有农民工,同时实现全国范围内社会保障福利的顺畅转移接续。随着中国日益富裕和城镇化的推进,服务业所占增值份额现已超过制造业,并将进一步上升。但中国需要缩减商业化服务企业中的国有产权,并向民间资本开放更多的投资领域。
培养适当技能。为了满足知识经济的需要,中国应在全国范围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以学术产出质量来评估高校和高校教职工,推动择优晋升,并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中国应提高对教育的公共支出,包括增加教师薪酬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确保弱势儿童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
农业改革。应当向所有农村家庭颁发详细说明其土地使用权的证书,并建立土地经营权的完善交易平台。就农村地区融资渠道、教育和农民培训、自然资源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定价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农村地区的福祉状况也将随着户籍改革的逐步推进,得益于农村社会福利金覆盖面的扩大及农村卫生服务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