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1980年以来我国宏观资本回报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胡祖铨 时间:2014-06-18

投资效率是投资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衡量投资规模是否过度、投资领域是否合理都离不开对投资效率的深入认识。本文在合理估算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测算了1980年以来我国宏观资本回报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以期为正确判断我国的投资效率提供基础数据。

一、宏观资本回报率的测算

资本回报率可以定义为资本回报与创造回报所用资本之间的数量比率关系。依据数据来源不同,至少存在着两类度量指标:一类是基于宏观层面的国民收入账户统计体系中反映资本回报的指标以及固定资产存量等指标计算的资本回报率,可以称为“宏观资本回报率”。另一类是基于企业财务会计基础上的资本回报率,可以称为“微观资本回报率”。两类资本回报率的度量指标各有优点。宏观资本回报率具有指标统计对象覆盖经济整体,资本存量经过物价调整因而度量结果更接近经济分析意义上真实回报率概念等优点。微观资本回报率优点在于,指标定义结构简明清晰,便于直观解读,指标度量值对经济基本面因素变动反应比较灵敏。

宏观资本回报率测算的主要经验框架是基于Hall-Jorgenson(1967)资本租金公式,影响资本回报率的主要参数包括:资本收入

、资本存量

、资本折旧率

、资本品价格指数

和通货膨胀率

。名义宏观资本回报率、实际宏观资本回报率可以分别用公式表示为:

1)资本收入

GDP收入法核算中把GDP分成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含生产税的资本收入可以定义为收入法GDP减去劳动者报酬,值得强调的是,此处的税收口径只涵盖初次分配中的生产税,没有包括再分配环节的企业所得税等。可以看出,资本收入占比主要介于45%55%之间,不过从2004年之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