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我国国际型企业与世界水平跨国公司仍存在差距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牛犁、闫敏、刘学良、赵祺馨 时间:2014-06-18

近年来,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加快实施,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面向国际销售,从事国际经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国国际型企业与世界高水平的跨国公司仍存在一定差距。企业只有发现自身不足,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更好做大做强。

一、世界水平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

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部分企业表现为拥有雄厚的资本或制造能力,部分企业表现为产品的不可替代性,部分企业表现为具有行业垄断优势,部分企业表现为具有创新研发能力,部分企业表现为资金的超强运作能力,部分企业表现为管理流程的优越先进性。跨国公司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形成、公司独有、难以被其他公司所模仿的,是使跨国公司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总之,世界水平跨国公司的强大竞争力不仅表现在技术、资本、人才等硬件方面,还表现在管理模式、理念、文化、战略等软实力方面。

(一)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

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化程度较高。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由于行业属性不同,导致其国际化程度不同。这跟该行业或产品的贸易壁垒、规模经济、生产要素、市场分布等情况有关。国际化程度体现在多方面,包括跨国公司从海外市场获取收入能力、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跨国公司海外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等。以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和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为例,壳牌石油2011年在欧洲以外的市场原油销量占其总销量的67.35%,埃克森美孚2011年从美国以外地区获取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7.8%。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提出跨国指数(TNI)以综合衡量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水平及海外管理水平,世界水平跨国公司TNI往往能够达到90%以上。

(二)具有高水平的科技和创新实力

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一般具有世界领先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体现科技实力的一个重要变量是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以IBM公司为例,IBM1911年来已经获得了超过7万项专利,其中3.4万项专利仍然有效,这是IBM在世界竞争力的基础。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通常愿意支付高昂的研发费用来维持其技术领先地位,以此保障其产品竞争力,提高行业垄断标准。2012年,微软公司研发费用达到98亿美元,占其毛利润的比重达到17%;处于能源行业的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其研发费用在2011年也维持在11亿美元,主要用于研究石油的回收利用,石油精炼,替代能源以及降低碳排放等。

(三)具有卓越的品牌影响力力

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一般拥有颇具世界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在产品极大丰富的前提下,品牌经常成为消费者区分产品的标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集中体现为品牌优势。首先,国际知名品牌经常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如Interbrand发布的2011年全球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显示,可口可乐公司的品牌价值达到718亿美元;其次,品牌价值能够反映在产品价格中,品牌价值越高的产品,售价越高;再次,优秀的品牌既是企业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国家,起到宣传国家文化和实力、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四)具有非凡的价值链整合能力

企业价值链概念由Michael E. 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认为企业价值链是九种基本活动(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营销、服务五种基本活动以及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四种辅助活动)的特定方式联结,不同企业之间价值链的差异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从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行为而言,其企业价值链已经衍生为全球范围内的价值网,即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面向全球推广产品与服务。在跨国公司全球经营与管理战略下,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生产选址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不同国家的差别化被跨国公司经营的一体化逐步淡化。成功跨国公司以价值链中的要素流动逐步取代产品流动,在世界具有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土地、人员、信息、市场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域安排生产与经营活动,形成更优化的资源配置,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五)具有高水平的企业管理经验

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一流的企业管理水平。公司治理问题不是跨国公司的独有问题,但却因涉及到国家、民族和法律的复杂性而在跨国公司身上放大。当前,为了避免母—子公司的金字塔型层级管理模式的缺陷,跨国公司以母公司所在国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管理模式被网状模式替代。大型跨国公司的子公司逐渐改变其从属地位,通过与所在国家当地社会的融合,提拔管理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子母公司之间的地位差距逐渐淡化。

(六)具有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大能力

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十分注重维护企业声誉。通过广告宣传,慈善活动等提升自己的企业声誉外,成功跨国公司还十分注重利用企业社会责任来树立公司形象。如埃克森美孚、沃尔玛,每年都率先做出企业全球责任报告,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及英国石油公司每年花大笔经费用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碳排放的研究,为世界气候峰会筹备碳排放数据,这些都起到了提升公司品牌声誉的积极作用。

二、中国大型企业与世界水平跨国公司的差距

是否具有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是我国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是我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尽管我国部分企业已经跻身世界500强的顶级企业行列,但在若干领域与世界高水平企业仍存在一定差距,跨国经营运作能力有待提高。

(一)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我国尽管有一批大型企业在概念上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但在国际化程度方面水平仍然较低。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11年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及跨国指数”数据,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3.37%,而2011年世界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60.78%2011年发展中国家100大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为40.13%,中国的跨国公司仍有较大差距。尽管海外资产规模庞大,但中石油的跨国指数仅为21.83%,中国跨国指数最高的企业是浙江吉利,达到62.03%,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沃尔沃的影响。国际化程度低,导致中国跨国公司在相关产业领域的话语权不足,难以参与到行业标准制定的行列,在跨国经营中受到其他国家的辖制。

(二)研发实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我国跨国企业的科技水平较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仍然有很大差距,同时,在研发上的投入也较为不足。2011年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数据显示中国企业500强的2010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平均为1.41%,虽与2008年(1.32%)和2009年(1.40%)相比稳步提升,但是仍远低于世界500强大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平均3%-5%的水平。这些世界水平跨国企业在全球各地设立研发中心,从而实现对全球人才资源的整合,而我国企业的研发基本集中在国内,不利于人才技术的交流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品牌价值有待进一步树立

中国企业缺乏世界知名的全球品牌,导致品牌附加值较低。目前,中国只有李宁、海尔、华为、联想等品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在数量上廖廖无几。2011Interbrand发布的全球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中国企业无一家挤身前一百名。根据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排名,2012年列第一位的海尔品牌价值为962.8亿元,与可口可乐品牌价值718亿美元(约合4451.6亿人民币)相差近五倍。由于缺乏品牌附加值,导致我们的产品更多通过低价方式竞争,盈利能力弱。

(四)资本运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大部分跨国公司主要以实体经济经营为主,在资本运作、金融信贷等虚拟经济运营方面经验较为缺乏。一是我国银行机构国际化程度偏低,海外机构设立网点少,业务范围狭窄,经营规模与客户群有限,在当地的影响力不足,难以为实体型跨国公司提供有效的融资业务与咨询服务。二是当前,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大部分跨国经营企业为大型国有企业,尽管具有一定的资本市场运作经验,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海外金融风险,在某些跨国投资项目上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我国跨国企业面对国际复杂的汇率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与商品价格风险,难以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在期货等投资市场损失严重,如东航、国航和南航的航油期权,深南电的油价期权等,其中中航油新加坡公司一度由于金融衍生市场巨亏,向法院申请债务重组。另一方面,在国际并购过程中,我国跨国企业由于未能全面掌握文化差异、财务风险、汇率风险和融资风险,时常引发跨国并购失败。国际咨询公司数据显示,中国企业60%-70%的合并案例是失败的,其中30%-40%收购企业的股价下降20%以上,36%中国企业能维持其收入增长,67%中国企业无法获得交易时被夸大的效益。

(五)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突出体现在人员管理上。外国跨国公司通常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把高级管理者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相对较小。中国的跨国公司多为国有企业,高级管理者多按照官员的身份管理,委托代理问题比较严重。人员管理的另一问题体现在人才的流动性差。国外企业的经理人市场十分发达,而中国优秀的经理人才较为短缺,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经理人才市场,流动性不足。企业往往不能通过有效途径找到合适的人才为公司制定实施发展战略,这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不足的一个方面。

(六)企业社会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形成

当前,企业社会责任已被各国政府视为引进外国投资的标准之一,即将成为新的贸易壁垒,因此,缺乏“企业社会责任”将逐步成为跨国公司对外发展,迈向世界水平跨国公司的障碍。2011联合国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更将“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软法律”的高度。未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将与“企业社会责任”紧密相关。中国企业进行跨国经营与合作,往往更加重视资金、厂房、人员、技术等方面的运营,很少关注树立自己的企业声誉和形象,企业社会责任感不足。在《财富》中文网2011年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排行榜榜单中,中国企业的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在华外资公司。同处能源行业的荷兰皇家壳牌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得分67.556.3,分列在华外资企业及中国企业第二,四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中国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过于局限在环境保护方面,在劳动关系、人权、公平市场政策等方面认识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