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软环境”先行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王江昊 时间:2015-08-21

相较交通、园区等基础设施,软环境建设虽不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但对“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效果的影响却不可小觑。“凡事预则立”,我们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重点从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打造安全可持续的金融体系、推进人民币结算、制定和统一规范等方面加强“软环境”建设。

一、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根据201411月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所做的重要讲话,“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互联互通应是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前提和重要载体,涵盖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管道等多个领域。

1、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呼声

民众的广泛支持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前提。各国国情不同,土地所有制各异,民众对于发展经济优先还是保护环境优先的观点各异。要在充分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对于兴建相关基础设施态度的前提下再开展相关规划工作。要将“民意优先”的理念贯穿规划过程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施工标准,将对自然和生态可能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避免因忽视民众合理诉求而引发排华事件,进而损害后续施工和双边关系。

2、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水文和地质勘探

“一带一路”地理跨度大,沿线国家数量众多,地质地貌复杂多变,水文气象状况多样,非常有必要在开展“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之前对沿线地区的水文和地质情况进行一次大规模勘探,掌握必要的基础信息。为打消相关疑虑,确保勘探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政府应通过外交渠道与沿线国家进行沟通,向对方介绍勘探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作为对方参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决条件。在获得相关国家批准后,应尽快组建联合工作组,选择两国水文和地质勘探领域的权威机构,进行联合勘探。

3、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输需求评估

201411月,北京APEC会议期间,我国政府宣布将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建设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但要确保相关基础设施长期、高效运转,仍需要进行大量的持续性投入。鉴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和财政状况以及大多数国家“只想搭车,不愿买票”的心态,为避免给我国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必须要确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经济性,关键在于科学评估和预测沿线国家的运输需求,避免盲目投入。

4、引导沿线国家围绕骨干网络和枢纽进行经济布局

在掌握沿线国家民意、水文和地质情况,并对运输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才能着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妥善处理好干线和支线的关系,处理好枢纽和一般节点的关系,以节约和高效为原则,合理规划基础设施网络。要引导沿线国家围绕交通骨干网络和重点枢纽进行经济布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二、打造安全、可持续的金融体系

1、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

应早日建立政府间磋商机制,与相关国家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注资方式和比例、管理团队及监管机构设置、决策与运行机制等问题展开积极协商,共同拟定两个机构的运营章程。建议以注资比例为基础,设立董事会;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在完成注资后,要求两个机构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积极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开展合作,学习他们的运营管理经验,并可以就具体基建项目上的合作进行前期沟通。

2、建立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

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大、见效慢、信贷风险大,因此非常有必要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设计专门的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避免出现大量呆坏账和需要持续注资的局面。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借鉴相关机构的风险防控经验;另一方面要与信用评级机构展开紧密合作,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3、建立呆坏账处理机制

要确保“一带一路”金融体系安全、可持续,就需要在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之外建立呆坏账处理机制,明确责任和损失分担的原则,及时处理和剥离不良资产,避免对上述两个机构的持续运营造成影响。

三、推广人民币结算

1、推广境外人民币贸易结算

以前期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为依托,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允许本国企业在对华贸易中全面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进行磋商。要针对沿线国家政府和企业分别制定激励措施,同时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加快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走出去”步伐

从前期政策实践来看,中央倾向于选择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充当海外人民币清算行。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快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走出去”的步伐。要加强政府间磋商,帮助上述银行尽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为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奠定基础。

3、将人民币作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主要结算货币

充分借助我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有利契机,通过章程制定过程,将人民币作为两个机构的主要结算货币。以两个机构的贷款业务为渠道,努力在境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规模推广人民币结算,进而为扩大人民币在沿线国家中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奠定基础。

四、制定和统一规范

制定和统一规范既是习近平主席关于互联互通重要论述的题中之义,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成果的关键。这里的规范至少囊括了以下三方面: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和施工标准、重点行业技术标准、清关流程和标准。

1、协调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和施工标准

加强政府间沟通协调,早日制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和施工通用标准,既有助于互联互通目标的真正实现,规避火车换轨等阻碍物流效率提升的环节,更能为我国交通工具制造商和工程承包企业进入相关市场奠定基础。

2、统一重点行业技术标准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部分国内过剩产能将转移到沿线国家。为提高企业“走出去”的意愿,帮助他们降低经营风险,建议组建政府间磋商机制,统一重点行业技术标准,为“走出去”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供有利条件。

3、统一清关流程和标准

货物和人员的跨境流动量将成为检验“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非常有必要与沿线国家就统一清关流程和标准进行磋商,在不危害国家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过境流程,为提高货物和人员流动效率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