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从发展阶段来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关键期,更是我国经济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那么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主要看点呢,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1978年以来,随着党和政府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积极推动各项改革,不断提升对外开放规模和水平,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78-2014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速高达9.8%,截至2014年人均GDP已经达7485美元。在如此长的时间段内保持了如此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这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中高收入阶段,受资本投入边际收益持续递减,劳动力供应触顶回落以及不利的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正持续放缓。虽然我国已经告别了单纯以经济增速论英雄的阶段,但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仍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看点之一。
其次,“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创新驱动能力能否得到显著提升。从理论角度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除了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的要素投入增长外,还包括以新产品、新工艺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其中,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要素投入增长仅能带来短期经济增长,从长期看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来源在于技术创新。多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到2014年R&D投入占GDP比重已达2.1%,超过了欧盟地区平均水平,201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2.56万件,位居世界第三。总体看,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正不断增强。不过,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技术创新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则是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随着依赖要素投入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潜力日趋耗尽,“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将更加依赖技术进步。因此,“十三五”时期我国创新驱动能力能否得到显著提升也将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看点。
第三,“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能否取得积极进展。产业结构合理与否是决定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部分行业实施了大规模投资,形成了庞大的过剩产能,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来源。与之相对,我国以服务业为代表的部分行业则明显发展滞后,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产业结构失衡状况十分明显。为此,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不过,从总体看,我国产业结构失衡问题仍十分突出。“十三五”时期,如何在有效控制金融、就业等风险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同样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看点。
第四,“十三五”时期我国绿色低碳化发展能否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暖化问题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化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的心声。面对不断突出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十三五”时期,我国必须把绿色低碳化发展理念切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遏制环境质量恶化势头,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在绿色低碳化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成效也值得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