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农业现代化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与国际经验
来源:综合管理部 作者:王溪薇 时间:2015-11-27

一、新常态下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农业是潜在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由于很多传统重化工业行业已经走入增速放缓的衰退期,我国稳增长急需发掘新的增长点。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动力之中,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启动国内外市场的消费,而农业在“衣食住行”消费型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农业发展既是当前我国民生导向的急迫需求,同时农业也是基础性行业,其生产联系涉及很多二产、三产行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强,因此,发展农业就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后劲。

第二,农业发展将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不可少的条件。刘世锦等(2014)在经过广泛的国际比较后认为,“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工业化遭遇重大挫折,即工业化进程从中期向后期过渡受阻,而其中未能实现平衡增长是重要原因。”1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走的是投资拉动与重化工业扩张的内循环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中,大量钢铁、水泥等生产资料被用于生产其他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部门与消费资料部门之间出现了脱节,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 “只有当第二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的积累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它才会对第一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提出增加生产资料的需要否则,就会发生第一部类生产过剩的问题,而使再生产遇到困难。这是社会再生产的必然规律。”2可见,农业等消费资料部门的做大做强也关系到我国工业化进程地顺利推进。

第三,农业是我国不应放弃的比较优势产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国,这种市场需求优势是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农业强国都不具备的,因而如美国、智利等国都在自身农业发展中积极谋求外向型路径和发掘国际市场。而在当前,我国社会民生需求对农业发展及优质农产品的“渴盼”已经日益紧迫,国内社会资本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潜在市场并积极谋求进入,这说明,农业领域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已经具有了更好成长优势和投资回报,因此,政府应该积极解除当前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阻碍性因素,促进我国农业大发展。

二、农业的重要地位: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例证

工农平衡发展是美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也是美国成功完成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支撑。一般认为,美国的工业化是从1807年的“禁运”或1814年英美战争结束后才开始,20世纪初期结束。工业化过程中,美国产业结构中虽然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农业比重下降。但轻重工业之间、工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发展仍比较协调,美国轻重工业资本存量的比例在1879年时为4.19:11929年时为1.131。农业的发展虽然慢于工业,但就农业本身来说,发展速度仍相当快,著名的西进运动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工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大发展的时期,而且工业化发展还为农业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机械化生产工具。“1870-1910年间,玉米、小麦产量均增长2.5倍,且劳动生产率以每年2.6%3的速度增长”4。不仅如此,从1879年至1929年,四大轻工部门(食品、纺织、皮革、林产品)的资本总量从30.70亿美元增加到230.82亿美元。5

再比如,拉美地区唯一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智利,农业的振兴为经济摆脱停滞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动力。智利曾经采取进口替代战略,重工轻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衰落,农业出口萎靡不振,对狭小的国内市场极度依赖,“导致20世纪70年代初农业生产低于1936年水平,1965-1970年粮食年均进口1亿美元,1972年升至4.5亿美元,1973年高达6亿美元,农业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61982年以后,智利转变了发展战略,立足比较优势,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发展“创汇农业”,经济增速明显提高,截至2012年智利已经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虽然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71982年的5%降至2012年的3%,但出口额持续增加,农产品出口达到141.91亿美元8

在国内,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农业往往是各地区经济增长乏力、工业生产经营萎靡的大形势中难得的一抹亮色。以湖北赤壁市为例,近两年该市在挖掘本地农业资源、品种优势上下了很大功夫,并积极打造全国绿色农产品交易基地,致力发展有机农业,打响“赤壁有机农谷”的品牌,与此同时,还筹建了农产品电商平台“绿购网”,将猕猴桃、青砖茶、莲藕等优势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销售,显著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原本几元一斤的猕猴桃,现在可以卖到5-6元一个,且订单供不应求,大量脱销。2014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8亿元,预计到2015年,可达到73亿元,预计比2010年增长168%。目前一些社会资本也开始洞悉农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如:联想控股做高端水果,红塔集团做橙子,潘石屹代言“潘苹果”等,其中联想控股成立的佳沃集团销售蓝莓和猕猴桃,2013年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近10亿元。

[引注文献]

1刘世锦等.陷进还是高墙[M].中信出版社,201111月:113.

2欧阳胜.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平衡[J].经济研究,19796:14.

31850-1900年数据。

4 加里·M·沃尔顿,休·罗考夫.美国经济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月:376.

5 马亚华.美国工业化阶段的历史评估[J].世界地理研究,20109.

6 智利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J],中国农业信息,20081):20.

7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

82012年智利主要农产品进出口情况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i/dxfw/nbgz/201301/20130100007943.shtml[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3-01-21.

 

[参考文献]

[1] 刘世锦等.陷进还是高墙[M].中信出版社,201111.

[2] 林毅夫.繁荣的求索:发展中经济如何崛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

[2] 朱殊洋.两大部类增长速度对比关系的探讨——对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的考察[J].20091,vol.8,No.2:443-464.

[3] 普拉布·平加利.农业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视角的观点[J].农业经济问题,20072):8-17.

[4] 邓家琼.世界农业集中:态势、动因与机理[J].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9:17-25.

[5] 盛来运,付凌晖.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41月:4-12,37.

[6] 王力.农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