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技术创新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创新,其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扩大市场占有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企业的技术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资金在某种程度上是技术创新的约束。一方面,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和超前性的特征,这决定了技术创新活动对于资金的需求是大量的;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具有阶段性的特征,因此,在不同的阶段上对于资金的需求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因此,考虑到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技术创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资金的来源特点等,还应合理的设计资金投入的方案,以期创新企业以最低的融资成本来获得最高的利润。
一、技术创新的特点
1、技术创新是高风险的活动
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投入,投入的多少取决于技术创新的程度,而且这种投入的不只局限于技术的研究开发阶段,还可能延伸到推广应用阶段,如投资机械设备,开展营销网络等。这些投入能否顺利实现价值补偿,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有来自社会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使技术创新的投入难以得到回报。其中,组织管理方法的创新虽然投入比较小,但要进入实施阶段则是对原有组织管理方法的革新,涉及到利益的重新调整,因此,能否产生效益,也难以把握,如果环境发生变化或劳动者难以接受新的组织管理方法,可能会挫伤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致使产量下降,质量滑坡,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
2、技术创新也是高收益的活动
经济活动中高收益与高风险总是同时并存。据有关资料显示,有20%左右的成功率可收回技术创新的全部投入并取得可观的利润。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风险投资银行,向技术创新提供风险性贷款,促进技术创新,现在许多企业也正是看到了技术创新的高收益性才进行技术创新并求得发展。
3、技术创新具有超前性或先进性
技术创新必须具有超前性,只有具有超前性的技术创新,才能使创新者占领竞争的制高点,赢得竞争的胜利。同时,技术创新的超前性必须与其适应性、可行性相结合。否则,太超前的技术一方面可能在技术上不可行,另一方面可能难以适应市场,增加技术创新的风险。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由数量型转入质量型,以追求享受与发展;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更加有效,技术贸易壁垒也更趋坚实;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就会灭亡。
二、资金是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力及保障
1、技术创新的风险性要求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
技术创新通常风险巨大,它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防止由于创新失败而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为了对冲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政府通常需要建立技术创新风险补偿体系。该体系就是依赖于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直接推动与财政支持,由企业、科技保险公司、贷款银行、担保机构及风险投资公司所进行的一种全面、系统、规范的补偿机制与制度安排。技术创新风险补偿体系的直接受益者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所有参与者。技术创新风险补偿体系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向每个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根据其承担技术创新风险的大小来给予适当的补偿,以提高他们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技术创新需要对人才与设备的投资
任何技术创新都需要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要进行技术创新,必须培养人才和建设基地,如建立研究开发中心,专业实验室,中间试验基地和信息库等,离开了这些硬件投资,技术创新只能是无米之炊。另外,由于技术整体的不可分性,企业要应用一项技术工艺来生产某项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及其配套手段必须有一个最低规模的资本额度,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企业就无法采用这一技术。这意味着技术创新的人才与设备投资规模也有一个最低门槛。
3、资金是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求获得资金的持续支持
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过程,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技术创新过程一般可分为R&D—中间试验—产业化三个主要环节。实践证明,这三个环节的资金投入是大幅度递增的,发达国家的比例是1:10:100。二是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与之俱进,需要能经久不衰地持续下去。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不断地开发新工艺、新产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这就要求企业有充足的创新资金,使企业的技术创新保持不竭的动力。
三、技术创新各个阶段对资金来源具有不同的要求
技术创新如果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研发阶段、中试阶段、生产扩展阶段、产业化阶段和市场化阶段等五个阶段。企业在不同的创新阶段所面临的风险不同,对资金的需求规模和需要的资金来源也不同。
1、研究与开发阶段
该阶段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小,但各种风险都隐含存在,成功率低。资金来源主要是个人积蓄、家庭财产、朋友借款、政府引导资金、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等等。
2、中试阶段
该阶段创新企业购买生产设备、产品的反复设计、试验和评估,以及大量的试错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的规模极不确定,成败不确定性高,所以,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是这一阶段资金的主要来源。
3、工业生产阶段
本阶段将技术进行推广和扩散,将产品进行企业化生产。企业已有少量的销售收入,但尚未达到盈亏临界点,支出大于收入,对融资成本的承担能力仍然不高。企业的资金来源将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对技术创新企业运作比较熟悉的商业银行会提供一定程度的贷款支持;二是政府设立的扶持资金也会对创建期的企业起到较为明显的支持作用。
4、产业化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开发完善商品性能,扩充生产规模,扩大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其经营业绩逐渐得到体现,主要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
5、市场化阶段
该阶段可以视为成熟期的产业化完成阶段。技术创新成果实现市场化。企业开始实现大量的销售利润,承担融资成本的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可以依赖企业自身的积累和银行贷款来满足,同时也可以依靠自身的经营业绩和企业信用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支持。
四、资金投入与科技创新关系的有关实证分析
从前面可知,资金投入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实证分析表明,资金投入却并不与科技创新呈现正相关关系。
1、各主要国家R&D比较
技术创新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中外经济史证明,凡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核心都与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上很先进,而经济上却很落后,也没有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很落后,而经济却很发达。尤其是在市场国际化、信息高速化、科技快速化、生产智能化、需求日新化的今天,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直接、更现实。
表1 2010年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R&D支出占GDP的比例(单位%)
主要发达国家 |
主要发展中国家 | ||
国家 |
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 |
国家 |
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 |
韩国 |
3.74 |
中国 |
1.76 |
日本 |
3.25 |
巴西 |
1.16 |
德国 |
2.80 |
俄罗斯联邦 |
1.13 |
美国 |
2.74 |
印度 |
0.80 |
法国 |
2.24 |
南非 |
0.76 |
加拿大 |
1.86 |
—— |
—— |
英国 |
1.77 |
—— |
—— |
数据来源: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
通常地,因受高成本的制约而难以在中低产业端与发展中国家竞争,发达国家更具有通过技术创新来发展高端产业的经济动力,其R&D支出的占比一般高于发展中国家。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现选取2010年各主要发达国家及主要发展中国家的R&D占GDP的比例来比较。表中显示,发达国家中占比最高的为韩国,日本和德国分列二、三位,第一大经济体美国以2.74%的占比位于第四,占比在2%以下的为加拿大和英国。发展中国家方面,金砖五国的占比排序为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其中,印度和南非的资金投入比均在1%以下。
从整体来看,对R&D的资金投入量是与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科研实力成正比的,也表明了一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同时还反映出一国的创新潜力,持续的高投入会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发生质变,从而带来创新的发展。
2、资金投入与创新成果的关联分析
以一国居民的专利申请量来反映该国的科技创新情况。近十年以来各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情况如表1所示。
表2 2003-2012年各主要发达国家专利申请情况(单位:件)
国家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韩国 |
90313 |
105250 |
122188 |
125476 |
128701 |
127114 |
127316 |
131805 |
138034 |
148136 |
日本 |
358184 |
368416 |
367960 |
347060 |
333498 |
330110 |
295315 |
290081 |
287580 |
287013 |
德国 |
47818 |
48448 |
48367 |
48012 |
47853 |
49240 |
47859 |
47047 |
46986 |
46620 |
美国 |
188941 |
189536 |
207867 |
221784 |
241347 |
231588 |
224912 |
241977 |
247750 |
268782 |
法国 |
13511 |
14230 |
14327 |
14529 |
14722 |
14658 |
14100 |
14748 |
14655 |
14540 |
加拿大 |
3929 |
5231 |
5183 |
5522 |
4998 |
5061 |
5067 |
4550 |
4754 |
4709 |
英国 |
20426 |
19178 |
17833 |
17484 |
17375 |
16523 |
15985 |
15490 |
15343 |
15370 |
数据来源: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
从近十年的数据来看,韩国和美国的专利申请量有大幅的增长;日本、德国和英国都有下降,且日本和英国的专利申请量有明显的下降;法国和加拿大比较稳定,没有大幅上升或下降。总的来看,美国、韩国和日本的专利申请量遥遥领先于其他的发达国家,加拿大的申请量明显落后于其他的发达国家。
表3 2003-2012年各主要发达国家R&D投入情况(单位:亿美元)
国家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韩国 |
169 |
205 |
251 |
304 |
360 |
337 |
321 |
409 |
486 |
—— |
日本 |
1353 |
1459 |
1513 |
1485 |
1508 |
1681 |
1690 |
1788 |
2001 |
—— |
德国 |
635 |
705 |
716 |
762 |
870 |
1008 |
963 |
957 |
1085 |
1031 |
美国 |
2938 |
3056 |
3281 |
3533 |
3802 |
4072 |
4060 |
4098 |
4287 |
4513 |
法国 |
402 |
458 |
465 |
490 |
555 |
621 |
612 |
594 |
644 |
608 |
加拿大 |
181 |
210 |
237 |
263 |
286 |
296 |
270 |
300 |
317 |
315 |
英国 |
337 |
384 |
410 |
444 |
519 |
490 |
421 |
427 |
462 |
450 |
数据来源: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
通常地,人们认为,资金投入与专利申请量之间应为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投资量的提高,创新效果应更好,专利申请量应更多。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从表2可以发现,近十年以来美国、日本和德国的R&D投资量有大幅的增长,韩国、法国、加拿大和英国的涨幅相对较小。结合表1的数据,美国和韩国的R&D投资量和专利申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日本、德国和英国的投资量与专利申请量显示出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投资量的提高,专利申请量反而下降了;法国和加拿大的资金投入量和专利申请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同来源的资金利用效率不同,R&D投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企业自身、社会风险投资基金和金融机构等。其中,政府的投资明显缺乏约束力,利用效率自然不高。据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一些时期政府投资与技术创新的效果是呈负相关的;二是企业技术创新往往受所处行业创新周期的影响,而创新周期随着国家、行业和企业自身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别;三是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除了行业创新周期和资金之外还有人才、市场、机制等一系列因素也对创新的成败产生巨大影响,如果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创新支持不足的话,即使资金投入增多,企业创新的成果也可能难尽人意。四是受资金投入阶段的影响,技术创新往往在前期的投入量大,而创新成果则是在后期显现,存在滞后效应,所以这也造成高投入量与创新成果的不同期。
表4 2003-2012年各主要发达国家研究人员情况
国家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韩国 |
155369 |
160352 |
184037 |
204559 |
226710 |
241468 |
249231 |
269331 |
295107 |
—— |
日本 |
658527 |
658842 |
684888 |
688224 |
687118 |
658660 |
656586 |
656535 |
659220 |
—— |
德国 |
264916 |
265921 |
267712 |
275265 |
286286 |
297862 |
312343 |
323053 |
334134 |
332873 |
美国 |
1115580 |
1095066 |
1091279 |
1120556 |
1124022 |
1181069 |
1239988 |
1187071 |
1239702 |
—— |
法国 |
198252 |
208016 |
208213 |
216627 |
228276 |
234297 |
241129 |
250436 |
255987 |
—— |
加拿大 |
123559 |
130711 |
136950 |
140485 |
150881 |
156615 |
149668 |
155706 |
156700 |
—— |
英国 |
216507 |
228984 |
249052 |
254956 |
254110 |
253878 |
258513 |
259479 |
254708 |
256324 |
数据来源: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各国科研人员数与专利申请数则呈现出明显正相关关系。根据表1与表2数据分析可知,科研人员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比,专利申请量就提高0.69个百分比。这表明科研人数的增加对于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完善科技人才开发管理机制。因此,企业要创建一个良好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不断加大科技人才的开发、吸收和引进力度。对于那些具突出贡献和特有专长的研发人才,可以进行大力投资,给予各类奖励,提高创新人员的智力投资回报,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力,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另外,可以发现科研人员的投入对技术创新的贡献要大于资金投入。当然,这一方面源于人力资本投入对于创新的作用日益显著,另一方面也表明资金的量的问题更多地是技术创新的前提,资金的使用效率、创新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的管理才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总之,资金投入量与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意味着资金投入量越大,技术创新量就越大。这里不仅涉及到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问题,而且也涉及人才、知识储备、市场与相关制度机制的配套问题。当然,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是不可替代,它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