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前景仍不乐观
当前,经济增速下滑仍是新兴经济体的主要特征。据经合组织测算,今年1-2月,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等国合成先行指数虽然仅小幅下降了0.1-0.2个点,但多数国家已跌至长期平均水平之下,表明相关国家增长动力依然不足,经济仍存在一定的下行风险。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第一,经济结构调整滞后。危机期间实施的保增长战略在客观上阻碍了新兴经济体结构调整的步伐,导致相关国家后续增长动力不足。在4月发布的《2014年亚洲发展展望》中,亚行就将结构改革滞后归结为近期印度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第二,美联储退出第三轮量化宽松的冲击仍在持续。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导致了新兴经济体外部环境显著恶化,资本持续流出,本币大幅贬值。今年一季度,巴西经常账户的逆差额高达252亿美元,创出历史新高。第三,高通胀、高财政赤字以及银行业去杠杆化极大削弱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境,南非、赞比亚、加纳等国政府已经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第四,部分国家正在经历政局动荡。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升级严重削弱了俄罗斯的经济竞争力,资本加速外流,投资规模萎缩。今年一季度,俄罗斯经济环比下降了0.5%。据IMF预测,经济下滑的趋势在二季度仍将持续,俄罗斯将陷入经济衰退。
展望未来,以上阻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褪,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速有可能进一步下滑。截止一季度末,汇丰新兴市场制造业及服务业综合指数虽然仍处于荣枯分界线上方,但已连续四个月下滑,其中,3月份的降幅更高达0.8点。IMF、OECD以及亚行等机构近期发布的经济形势展望报告大多也对新兴经济体的未来走势持谨慎态度,认为相关国家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难以达到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
2、食品价格推高通胀,极端气候是罪魁
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流动性过剩对于新兴经济体物价上涨的推动作用已经明显减弱,但各国的通胀率却仍在持续走高。今年3月份,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等国通胀率分别达到6.9%、5.7%、6.0%、6.2%,均创下了年内新高。从统计数据上来看,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各国通胀率高企的主要原因。例如,南非的食品和饮料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了7%,蔬菜价格上涨了12.8%,印度马铃薯价格的涨幅更是高达25%。由于食品价格在居民物价指数中所占比重较大,其波动对于物价走势的影响非常显著。据各国政府分析,这一轮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极端气候。受气候异常干旱影响,南非2013年大米产量同比下降了20%,印度2014-2015农业年度马铃薯的产量将同比下降15-20%,巴西粮食产量也将比预期下滑4%左右。俄罗斯的情况则稍显复杂,一方面,伏尔加河流域的极端气候导致2013年俄罗斯粮食减产超过5%,另一方面,近期卢布的大幅贬值也加剧了进口食品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价格的上升。
要将极端气候事件对于通胀水平的影响降到最低,根本之道在于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但鉴于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财政状况迅速恶化,或将难以扩大相关投入。从目前已掌握的情况来看,印度和巴西仍将受到极端气候影响,通胀率可能进一步走高;南非今年粮食有望获得丰收,玉米产量或将创出历史新高,从而带动物价水平回落;而对于俄罗斯来说,一方面,良好的气象条件以及克里米亚的加入固然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但与此同时,如果乌克兰危机进一步升级,美欧经济制裁必将价码,卢布持续贬值的势头将难以遏制,进口食品的价格将继续攀升。
3、投机套利机会增多,资本流出势头放缓
年初以来,虽然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势头整体有所减弱,少数国家还实现了单月资本净流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对于新兴经济体的担忧情绪已经得到有效缓解。据追踪共同基金的EPFRGlobal监测,4月份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净流入约5亿美元,其中,以美元计价的硬通货债券吸纳了近3亿美元资金,以新兴经济体本币计价的债券对资金的吸引力较弱,南非兰特和土耳其里拉债券甚至出现了资本净流出的情况。该机构4月中旬发布的另一项统计调查结果显示,新兴市场股票型基金已经连续20周呈现资本净流出局面,其中仅一季度,亚洲新兴经济体股票和债券基金就“失血”249亿美元。另据摩根士丹利估算,同期新兴市场的债券型基金净流出近120亿美元资金。而作为当前新兴市场中表现最佳的资产类别,以美元计价债券自年初以来的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了5%,收益率不仅超过了以本币计价的债券,也高于发达国家股市和债市的平均涨幅。鉴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改善,资本流向将主要取决于美国的利率水平。如果美国利率明显上升,资本可能重新从新兴经济体加速流出。
4、主权信用评级频遭下调,市场信心受到冲击
年初以来,新兴经济体主权信用评级频遭下调。今年一季度,仅标普一家就调降新兴市场评级或展望53次,其中既有身处动荡局势中的俄罗斯、乌克兰,也包括经济增速放缓、财政负担沉重的土耳其、巴西、波多黎各等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虽然备受诟病,但其市场影响力至今仍难以撼动。在其他评级机构和评级方法成熟之前,标普、惠誉、穆迪的评级结果仍将对国际资本的流向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进而对新兴市场的债券发售构成抑制。今年一季度,新兴市场发债量为1062亿美元,规模同比缩水了14.7%。
今年,印度、巴西、南非、土耳其等国将举行总统或议会选举,根据以往经验,评级机构很有可能以政治不确定性上升为由,再度调降相关国家主权信用评级。而持续发酵的乌克兰危机相当于悬在俄、乌两国头上的炸弹,一旦局势升级,主权信用评级恐遭进一步调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