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抓住推进国际能源合作的重要机遇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李继峰 尹伟华 时间:2016-02-14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滑,WTIBrent油价都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降幅超过60%。这轮国际油价大跌与1986年情形极为相似,并非短期因素造成,反映了处于垄断地位的传统石油生产商对新兴力量的压制和瓜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意图。按此逻辑,在新旧势力没有达成一致、新格局没有形成之前,国际油价将继续在50美元/桶的水平上下震荡,而一旦完成了利益分配,价格无疑将重回垄断势力操纵下的水平。

在这一轮油价震荡中,美国油田钻机数量和油气产量的变化走势可以作为观察新旧势力博弈进展的重要指标。目前美国钻机数量连续3个多月持续下降、油气产量增速放缓,反映新的市场格局仍未形成,国际油价短期内不会重回上升通道。低油价不但对我国经济总体有利,而且利好我国海外油气资源开发合作,建议以此为契机以油气资源开发合作为抓手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落地。

一、以史为鉴:当前油价大跌是全球油气供应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调整的结果

11986年沙特推动国际石油供应格局破旧立新使国际油价大跌

1980年以来,只有1986年国际油价的降幅与此次相当,而其过程也十分相似。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结束后的6年时间里(1980-1985年),由于世界经济还没有恢复过来,全球国际石油需求表现乏力。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历史数据显示,1985年的原油消费量较1980年下降了300万桶/日。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主导地位日益动摇。北美和欧洲石油公司大力开发本土石油资源,带动这两个地区石油产量1985年较1980年分别增长122133万桶/日。而OPEC为维持高油价始终采取减产策略,1985年产量较1980年下降约990万桶/日。尤其是作为OPEC领导者的沙特产量从1980年超过1000万桶/日下降到1985年的380万桶/日。面对市场份额的快速、显著流失,沙特于198512月宣布了重获原油市场份额的意图,产量迅速上升,直接造成市场供大于求,油价被迫持续下跌,从19851131.7美元/桶的峰值最低跌至19863月的10.4美元/桶,直至198612OPEC达成了新的协议,油价逐渐回升并稳定在18美元/桶左右。

这轮降价使非OPEC国家的石油生产受到重创,1986年美国主要产油区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州的原油产出分别下降了8.3%7.1%。此后,美国本土产量缓慢下降,美国及欧洲石油公司转变了原来与OPEC竞争的策略,开始与OPEC国家石油公司进行合作,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新的垄断局面。此后近30年时间里,随着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这一垄断格局相当稳定,即使伊拉克战争、911事件、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单方面影响供应和需求的重大突发事件也没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格局。在垄断竞争的市场规则下,限产保价策略得到长期有效的实施,油价因此一路上行。

2、当前国际原油需求低迷和非常规油气开采技术的突破使传统垄断供应格局面临新的挑战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经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并没有使全球经济明显复苏,反而令各种隐藏矛盾不断显现,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新兴市场国家独木难支纷纷出现经济减速与通胀,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后退风险。全球经济陷入了“L”型的持续低迷态势,也拖累了石油需求增长。2008-2013年全球石油需求平均增速仅为0.85%,较1998-20071.7%的增速低了50%。而且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推进,尤其是交通领域发展天然气替代汽柴油以及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使得投资者纷纷看空石油未来的长期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以美国页岩油气、加拿大油砂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在经历了长期的技术积累后终于取得了显著突破,美国本土页岩油产量在过去4年时间里增长25倍,年复合增速达300%,推动北美地区原油产量大幅上升。2012年,北美地区当年原油产量达到1220万桶/日,较2011年增长了108万桶/日,2013年又增长了110万桶/日,产量达到1330万桶/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页岩油气的商业开发并非跨国石油公司主导,而是由中小型公司投资进行的,目前企业数量近2万家。在没法影响价格的前提下,这些中小公司必然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开采探明储量实现盈利最大化,这与处于垄断地位的传统大型石油公司通过限制产量来维持垄断价格的做法明显不同。因此,页岩油产量大幅上升的收益并没有被跨国石油企业获得,反而令这些中小企业从传统垄断力量采取的“限产保价”措施中占到不少便宜,在全球石油消费增速逐渐放缓的局面下,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更令传统垄断力量担心的是,全球范围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势头正在形成,可能从根本上挑战其传统利益格局。

综上所述,沙特于2014年中再次做出不限产决定十分符合逻辑。同时由于这次OPEC国家和跨国石油巨头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所以共同推动国际油价一路下行,以过低的市场价格逼迫开采非常规油气的中小企业停产、破产。由此判断,2015年将会是大量非常规油气企业的集中停产期和并购期,全球的非常规油气资源最终会在传统市场力量与新兴市场力量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二、预测分析:2015年仍是传统垄断势力和新兴势力的博弈期,油价预计维持低位

不出意外的话,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新分配一旦结束,国际油价必然会回归到垄断价格水平。尽管我们还没法准确预测油价走势的拐点,但是却可以尝试寻找并监测先行指标的变化,提前作出判断。

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包括供求关系、石油货币价格、边际成本和替代能源四个方面。而目前形势下,主要影响因素是供应格局的调整。通过对各种相关变量的筛选,我们认为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变化趋势可以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即当前生产量的状态反映新旧势力的角力仍在进行,而当产量反转向下则标志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已经被瓜分完毕,表明新格局形成。同时,美国钻机数量的变化趋势则是预判美国页岩油气产量的天然先行指标。

根据美国贝克休斯公司关于全美钻机数量的月度统计数据和EIA公布的石油产量月度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美国钻机数的变化领先石油产量的变化7个月(7期)。

进一步利用状态空间的可变参数模型方法建立动态的石油产量预测模型,并依据滞后7期的钻机数量来预测美国石油产量,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在考虑了当前页岩油钻探技术持续进步(包括两个方面:单位钻机的钻井数量的增加和单位钻井的原油采出量的增加)的因素后,美国石油产量增量从增长到下降的拐点有望在2015年二季度期间出现。同时,尽管根据现有信息预计2015年全年美国石油产量都将持续增加,但产量负增长的拐点可能出现在2016年初。据此判断这场新旧势力的博弈将会持续到年底,国际油价恢复增长的拐点不会早于明年初。

1  20141-201512月美国石油生产量(包括预测值)

注:2014.1-2015.1为历史数据,2015.2-2015.7的原油产量预测数据根据截止到2015.1的美国钻机数量进行预测,2015.8及以后的数据是根据产量增量的变化趋势外推得到。

三、抓住低油价时机:将2015年作为我国推动国际能源合作的重大机遇期

尽管交通、化工领域的节能和替代石油技术日新月异,但是从全球和国内发展来看,在未来20-30年时间里,石油天然气产品依然会是最重要的交通燃料和化工原料。在全球范围内占有尽量多的油气资源储备仍然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当前低油价带来的全球油气资源重新配置的机会,多措并举,对外开展能源投资。考虑到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很多沿线国家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以能源合作为起点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可行性。对此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1、争取尽量多地收购国外油气资源

持续低油价不但使得全球范围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企业都将面临困境,也使得部分开发常规油气资源的企业经营困难,部分实力不济的企业将面临资金链断裂,拱手让出资源区块和相关技术,短期内形成资产价格洼地,其中部分国家就处在“一带一路”之中。因此我国应利用当前时机,加速推进国有资本走出去,以更加灵活的形式尽量多地收购非常规及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油气资源再分配中获取更大的份额。

2、增加石油储备

当前油价的绝对水平处于低位,应抓住时机按照商业规则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上增加采购,有效充实我国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既有利于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又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石油交易中的影响力,也有利于我国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和贸易谈判中处于优势地位,增加谈判筹码。

3、把石油合作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通过亚投行推动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随着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申请加入,亚投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应该逐渐转移到选择合适的示范项目上。因此,我国应该利用低油价时机,尽快促成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油气资源合作,并以此为基础延展出合适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亚投行的工作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