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后,“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地域轮廓日渐清晰。沿线国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宗教背景极为复杂,基本涵盖了全球各主要宗教及其派别的分布区域,对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尊重民俗和宗教信仰是实现民心相通的必要条件
民心相通不仅是“五通”的重要一环,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只有实现了民心相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才会更有效率,具体的跨国合作项目才能真正落地。近年来,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对于国外的司法体系、市场机制、经贸规则以及各市场主体作用的认识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在无神论背景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普遍对民俗和宗教信仰问题缺少关注,既懂专业知识又了解所在国语言和宗教文化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匮乏,因此在跨国运营过程中时常触碰当地的民俗和宗教信仰红线,不仅酿成了一些对峙和冲突事件,甚至还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从这个角度来说,要想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将尊重民俗和宗教信仰问题提升到更高的高度,使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提升经济效率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初衷
“一带一路”是一项旨在实现中国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国际倡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所要实现的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等一系列目标归根结底就是要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当前沿线国家经济交往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甚至还存在着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二是国家间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投资和贸易规则、产业及技术标准不衔接,严重阻碍了区域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三、处理好尊重民俗宗教信仰与提升经济效率关系的政策建议
尊重民俗和宗教信仰虽然并不是提升经济效率的对立面,但在一些沿线国家,宗教影响力极为强大,不仅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甚至是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的绝对权威。帮助这些国家提升经济交往效率必然会多少触及民俗和宗教问题,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对“一带一路”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我们认为,未来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努力做好有关工作:
一是加快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破除“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普遍缺少既懂专业知识又了解所在国语言和宗教文化的复合型人才的难题,应允许和鼓励国内普通高等学校与民族宗教类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学科共建、学分互认等方面的探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办学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加深普通高校学生对于民族、宗教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适度丰富外语教学的语种设置,加快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是为“走出去”企业搭建培训及咨询平台。相对于少数从事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和特色产品加工的大型企业来说,大多数“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不具备聘请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或为职工提供民俗和宗教知识培训的能力,加之极少主动与我国驻外机构取得联系,在海外对峙和冲突事件中往往首当其冲。应将为“走出去”中国企业搭建驻在国民俗和宗教方面的培训及咨询平台融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不断增强驻外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三是鼓励开展国际民俗和宗教交流。民心相通的关键在于增进相互了解。为避免和减少民俗宗教问题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可能造成的干扰和破坏,有必要适度加强我国民俗和宗教机构的对外交往,这既可以增强我国企业对国外民俗和宗教禁忌的了解,有助于降低冲突爆发的风险;又可以帮助沿线国家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增强各国政府提升自身经济效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提高企业本土化运营程度。坚持本土化运营是经济全球化不断取得新进展和大型跨国公司快速成长的一项重要经验,完全可以供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学习借鉴。除可以增加当地就业,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所在国市场以外,坚持本土化运营还为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深入了解当地民俗和宗教禁忌,降低“文明的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五是建立多轨应急联络沟通机制。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国家利益将进一步扩展,单凭传统的领事服务渠道已难以全面保护中国的海外利益,这一矛盾在民俗和宗教信仰背景复杂的沿线国家表现尤为突出。应尽早与相关国家探索建立多轨应急联络沟通机制的可能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间应急联络沟通机制在化解民俗和宗教信仰冲突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两国政府的主持下做好解释和调停工作,避免局势失控;另一方面,要努力在两国企业界、学术界、宗教界、民众中培育互信,搭建应急联络沟通机制,对官方渠道形成有益补充,力争在政府间沟通难以取得实效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民间渠道将中方人员安全撤出危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