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经济发展历程
从1962年韩国经济恢复到朝鲜战争前水平开始,在迄今约50余年的时间里,韩国经济发展共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
1962-1971年奠定自主经济基础期,主要特征:一是投资优先配置于制造业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二是积极推动出口导向战略;三是动员国内储蓄和加大力度引进外资以满足投资资金需求。
1972-1978年推动重工业化期,主要特征:一是推行“重化工业发展计划”,经济结构转向资源、资金密集型产业;二是民间消费以耐用性高级消费品为主,房地产呈现投机过热现象;三是企业高度依赖外源融资,过度扩充资产设备,导致财务结构恶化。
1979-1989年经济结构转型期,主要特征:一是基本政策目标由“增长第一”转变为“增长与稳定并重”;二是逐步缩小重化工业投资;三是维持紧缩财政,以抑制不动产投机;四是逐步消除政府干预,倾向经济自由化。
图1:1961-2012年韩国经济各时期年均GDP增速(%)
1990-1997年加速自由化与国际化期,主要特征:一是积极推动经济自由化与国际化;二是全面开放国内市场,推动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三是挖掘经济增长潜力,拓展国际市场以及改善国民生活环境。
1998年至今经济改革与重整期,主要特征:一是积极推行金融改革、企业改革、劳动制度改革和政府行政改革;二是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设计和创新型国家。
二、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后的宏观经济表现
韩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用了16年时间。韩国人均GDP在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6年即达到12249美元,而后经历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有所下滑,2002年回升到12093美元,并保持持续增长。对比韩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前后的宏观经济表现,可以发现存在明显的差异:
1、创新驱动模式取代要素驱动模式
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韩国经济表现出GDP增速高、工业比重和投资比重高、要素驱动为主的特征;在到达高收入阶段后,GDP增速显著回落,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模式取代要素驱动模式。
2、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在中等收入阶段,韩国采取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一度被称为“大韩民国株式会社”。1980年代初起,鉴于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复杂化,政府已无能力处处干预和领导,为消除政府干预所带来的无效率,韩国政府已逐渐倾向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经济自由化。到达高收入阶段后,市场已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经济运行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
3、外贸外资和金融等领域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
在中等收入阶段,为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发展及缩减国际收支逆差,韩国的贸易、金融和外商直接投资市场化程度都很低。进口环节存在着大量的管制、高关税、非关税壁垒和进口来源限制等诸多障碍,利率、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外商直接投资也存在明显的产业限制,95%以上集中在制造业。在到达高收入阶段后,韩国的贸易、金融、外商投资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在进口方面,除极少数商品受管制外,进口自由化比率已接近100%。在金融领域,存款利率已全面市场化,汇率制度也已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在投资领域,逐步放宽外商投资的产业限制(尤其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实行“负面清单”和“自动核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