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62亿美元,同比增长5.61%,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金额亿元,同比增长14.71%,二者之间的差额在逐渐缩小,由2011年559.41亿美元缩减至2015年的82.5亿美元。2016年年初,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猛,截至2月份,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金额299.2亿美元,同比增长71.76%,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5.2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18%,对外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越实际使用外资额,我国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国。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我国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经济高速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变化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条件、需求和能力。然而我国对外投资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对外投资存量要小于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因此,通过借鉴国外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导未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每个国家和企业均可借助自身的某种优势实现资本积累,从而为资本输出创造基础和前提。早期对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发达国家由于更早的实现了工业化革命,使自身的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并在对外贸易中积累了过剩的资本,由于国内现有的平均利润率开始下降,国内资本迫切寻求更高的利润率,于是便开始了对外投资的扩张。
(一)垄断优势理论
海默认为由于同一行业中的某些企业就有某种特定的垄断优势,从而造成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而只有这些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才可能进行跨国经营活动,这种垄断优势包括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体制和销售技能、规模经济优势。
金德伯格对垄断优势理论扩充,认为市场的不完全造成美国企业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使美国企业能够在东道国获得高于当地企业的利润。而市场的不完全性可将企业具有的垄断优势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即存在产品差异化,其中又包括产品的商标、价格、性能、销售渠道等因素;第二类为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包括低成本的借贷资金、管理技能、技术专利与生产工艺等;第三类为规模经济的优势,企业可通过扩大再生产,降低企业固定成本支出从而获得经济规模收益。
阿利伯提出了通货区域优势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公司所在国货币坚挺,则该公司的资产就会在金融市场上获得较高的价格,从而能够以较低的市场利率筹集到跨国经营所需的资金,相对于货币疲软的国家而言,该公司拥有货币区域的优势,因此该公司更有可能到货币疲软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尼克博克从寡头垄断中公司之间相互行为的角度对垄断优势理论进行扩展,并提出了寡占反应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些寡头垄断性工业中,国际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竞争者之间的行为约束和反应。如果在此行业中的某一家公司率先到国外市场进行直接投资,那么为了减少该领头公司对其他寡头公司所造成的冲击,其他寡头垄断公司会纷纷效仿该领头公司到同一市场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并保持彼此之间竞争的均衡性,这种寡占反应会造成同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成批性的出现。
(二)市场内部化理论
该理论起源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从自然性市场不完全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国际分工和企业国际生产的组织形式来论述了跨国公司的扩展行为。该理论认为由于中间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企业交易成本的增加,而企业经营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促使企业将外部市场内部化,只有当外部市场内部化后所产生的收益高于相关成本时,即原先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以及外部市场内部化时所产生的成本,这种外部市场内部化的行为才会发生。而这种行为不仅限于国内市场,当超越了国界时便产生了跨国公司,同时也就产生了对外直接投资。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完善和丰富。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长和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企业垄断着产品的生产技术,此时在本国生产就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所以在此阶段内主要通过出口来满足市场需求。到了产品成长和成熟阶段,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扩散,企业的垄断优势逐渐减弱,市场竞争趋于激烈,而且成本因素越来越成为竞争的重点,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在国外建立子公司进行出口替代,但对外直接投资的对象主要选择与本国环境相似但生产成本低的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产品标准化阶段,企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技术垄断优势,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大大降低并且已经达到标准化,企业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在此阶段内生产成本的优势被进一步突出,企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生产成本低的区位,而不仅仅限于与本国条件相似的其他发达国家,因此企业开始投向自然资源丰富且生产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生产将在东道国进行,投资国将从东道国获取最终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此时,投资国又开始研发新的产品并维持新产品生产技术的垄断优势存在。
(四)比较优势投资理论
小岛清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应用到国际直接投资方面,立足于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提出了比较优势投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一国应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而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该国这种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逐渐消失,因此应从该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这些产业可能正处于优势地位或潜在的优势地位。可将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自然资源导向型,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会出现现有的资源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为了克服此类状况,该国会投资于东道国的自然资源领域,以此来满足本国发展的生产需求。第二类为劳动力导向型,由于发达国家的劳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发达国家更倾向于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生产,从而增加劳动低廉国家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投资。第三类为市场导向型,其中又可分为顺贸易导向型投资和逆贸易导向型投资,顺贸易导向型的投资属于贸易创造,由于东道国存在贸易壁垒,导致投资国在东道国当地设厂,从而加工最终产品并保持市场份额;逆贸易导向型投资,使东道国与投资国的技术差距日益缩小,投资国企业的垄断优势不复存在,同时东道国生产和销售的扩大减少了东道国商品的出口,增加了贸易逆差,因此属于贸易替代型的投资。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在亚洲范围内所形成的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即所谓的“雁阵模式”。
(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邓宁吸收和综合了以往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指出,如果一个企业要对外直接投资,则必须具备三个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即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OIL模式。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相对于国外竞争者所特有的优势,包括专利技术、商标、创新能力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能力优势、金融和货币优势以及市场销售优势等。内部化优势与上述的市场内部化理论相似。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在投资环境、经济制度和政策等方面比投资国更有利的条件,主要包括资源禀赋优势和政策制度优势。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企业采取国际直接投资、商品出口还是许可证贸易,只有当三者同时满足时才进行国际直接投资;仅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则进行商品出口;仅具有所有权优势,则进行许可证贸易。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在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也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尚不能做出较好的解释,如发展中国家在不具有垄断优势的条件下,其对外投资依然发展良好,因此部分学者将研究重点转向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
(一)资本过度积累理论
该理论将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运用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具有新技术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而二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个别行业资本短缺,其它行业却出现资本过度积累的二元局面,因此资本过度积累的行业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可能性。
(二)竞争优势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容量有限以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导致发达国家的生产技术无法从中获得规模效益,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通过对引进的技术加以改造,使其生产更具灵活性,适应本国小规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发展中国家凭借生产技术与自身的市场特征的结合可以形成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
技术地方化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之后,根据自身特点对其进行创新和升级,使技术更适应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的条件和市场需求,即把这种技术知识当地化,再将这种当地化的技术知识投资到与母国经济环境相似的国家和地区,由此可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国际直接投资竞争优势。这种创新技术可以更好的满足当地小规模、特色化的需求,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此外,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具备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来掌握和开发现有的技术,并按照本土化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由传统产业逐渐转向高技术产业部门,投资区域也由发展中国家转向发达国家。
(三)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投资发展阶段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发展中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该国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该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第一阶段为人均GDP400美元以下,此阶段内FDI流入和流出均较低,第二阶段为人均GDP400-2500美元,区位优势开始出现,此时FDI流入开始增加,而流出较低,第三阶段为人均GDP2500-4000美元,本国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上升,此时FDI流入流出均增加,第三阶段为人均GDP4000美元以上,本国所有权优势进一步上升,此时FDI流出比流入多,呈现FDI净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