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中外历次供给侧改革比较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张鹏 时间:2017-05-24

当传统凯恩斯需求刺激政策失效后,各国政府往往将供给侧作为宏观政策着眼点,历史上曾出现过里根经济学、撒切尔主义、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国企改革等以供给侧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改革。比较这几次供给侧改革,可以看出中外历次供给侧改革均以减少政府干预、增加企业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的。当前,我国再次面临供给侧改革的重任,应重视发挥市场自身作用和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避免依靠行政手段完成资源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

一、里根经济学

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美国经济陷入滞胀,一方面通胀率急剧上升,高达两位数,与此同时GDP增速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按照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凯恩斯刺激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或者运用紧缩性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但是滞胀出现后通货膨胀与高失业同时存在,凯恩斯式宏观经济政策陷入两难境地,传统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基础动摇了。

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其持续八年的任期,作为共和党人,他抛弃了罗斯福总统以来需求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改以供给学派理论为政策制定主要依据。里根经济学的要点包括:(1)削减财政开支(不包括军费),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以平衡财政预算收支。(2)大规模减税,加速企业折旧,降低企业成本。(3)放松政府对企业规章制度的限制,减少国家干预,引导效率低下及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兼并重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率。(4)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5)发展军工科技,带动民用科技,推动企业创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服务业占比帮助经济结构转型。

二、撒切尔私有化

上世纪7080年代,同美国一样,英国也陷入了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泥淖。但与美国相比,英国有其特有的结构性问题:工会力量庞大、国企过多、政府干预过度。撒切尔夫人1979年担任首相后,开始了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结构性改革。(1)加速推进国企私有化,释放私营企业活力。取消对于资本家获取红利的限制,促进市场优胜劣汰,加强经济运行效率。(2)减税、废除物价管制等改革措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采纳货币主义观点,紧缩货币以控制通胀。(4)放宽金融管制,私营企业、金融业以及中产阶级都从中受益,传统制造业逐步衰落,促进产业结构向服务业倾斜。

三、上世纪末我国产业改革与国企改革

上世纪末,我国也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国企改革同步推进的供给侧改革。这次改革是在90年代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进行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加速投资的热潮,银行信贷投放和M2增速也出现飞速增长。持续的固定资产投资热潮积累了大量低效产能,而体制障碍又导致去产能和去杠杆缓慢,信用资源持续流向国有亏损部门,融资结构与绩效结构不匹配,资源错配严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外部冲击下需求减少,造成产能过剩问题全面爆发。

1997年“十五大”正式提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流方式逐渐由放权让利调整转向产权改革。1999年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中央政府更加切实的执行“抓大放小”和“战略调整”的国企改革策略。

具体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

1、中央部门改革。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煤炭工业部、机械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国内贸易部、轻工总会和纺织总会等10个原部级经济部门分别改组,由国家经贸委管理。

2、使用行政手段限产分流。终止重复建设、清理过剩产能、兼并破产落后企业、下岗分流劳工。将纺织业作为突破口,逐步扩大到消费工业品、煤炭、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淘汰了一大批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了部分过剩生产能力。

3、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倒逼企业去产能、去杠杆。从货币政策来看,1998年之前为“适度从紧”,1998年改为“适当的货币政策”,1999年“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没有因经济下滑而大幅增加投放。

4、企业债权转股权,金融政策兜底,由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债务,避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5、释放新需求,加速新产业成长。通过房改、税改、汇改,扶持房地产业、出口加工业发展壮大,吸纳了大量下岗职工。

四、中外历史上供给侧改革的比较

比较八十年代的美国、英国的供给侧改革主义和我国九十年代的供给侧改革,可以发现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差异。

相似之处:

1、减少政府干预。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促进市场通过自由竞争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达到更高程度的市场化,形成资源的更优配置。

2、保持货币中性,实际上都奉行了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3、造成大量失业,但通过劳动力再就业,使得资源从产能过剩产业转移到高效率产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

4、取得巨大成效。经过改革,各国经济重新焕发了活力。我国经过改革,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加快了市场机制的完善,为本世纪初我国加入WTO后全面投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奠定了基础。

差异之处:

1、私有化程度不同。经过撒切尔夫人的改革,英国对水、电、煤气、电信、钢铁、铁路、航空等大型公用事业企业实行了私有化,政府对产业的干预大幅减小。而我国的国企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和竞争性行业,诸如诸多水、电、煤气、电信、钢铁、交通等行业仍维持国家垄断。

2、金融管制程度不同。里根任期内大幅放松金融管制,金融创新不断涌现,资本市场活跃。而我国金融创新不足,直接融资发展较为迟缓,国有银行仍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信贷配给的角色。仅仅依靠资产管理公司将银行坏账逐渐化解。

3、产能过剩问题的化解手段。为了化解过剩产能,里根政府对《反托拉斯法》进行了一番修订,从法律层面鼓励公司兼并重组,造成美国出现兼并浪潮,化解了供给过剩问题,为美国互联网经济的到来打下了基础。而在我国,政府部门行政手段成为解决过剩产能的重要推手,企业兼并重组往往靠政府决策。经过供给侧改革,美英等国没有再次出现大范围的产能过剩,但在上一轮供给侧调整结束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再次出现了大规模的产能过剩。

五、本轮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加速市场化改革

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与上世纪九十年代极为相似,均与政府过度偏好投资有关,是同一问题的历史重演。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了GDP增速竞赛,由于政府拥有土地、矿产、融资条件等大量有利条件,可以将自己的投资偏好付诸实现,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现象非常普遍。当前,为了真正做到供给侧改革,必须做到国家简政放权,减少对产业的干预,以促进市场通过自由竞争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达到更高程度的市场化,形成各产业资源的更优配置。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应借鉴美英等国的经验,进一步减少政府干预。不能通过投资审批手段来调整经济结构,或者仓促上马新兴产业来营造新的产业增长点,这都是以新的扭曲来替代旧有扭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形成产能过剩的制度性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市场自身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依靠行政手段完成资源重组,否则产能过剩会反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