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相互交织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这进一步加剧了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取得进展的难度,世贸组织甚至面临被边缘化和架空化的风险,却加速了以区域贸易安排(R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一、自贸区谈判折射出格局的变化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随着各国科技进步、金融创新和经济的市场化,制约资本、劳动力、商品和服务等跨国流动的壁垒大大削减,贸易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多边贸易占据重要位置。但由于各方利益存在分歧,2001年启动的多哈回合谈判举步维艰、多次陷入僵局,导致传统的多边贸易逐渐减弱。全球贸易规则、传统WTO的多边机制正在“颠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加快了对现有多边机制的颠覆速度。在多边贸易谈判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各成员国纷纷转向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也更加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目前,全球正在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有381个,这些协定形成了世界各国相互交织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但在新一轮自由贸易区协定发展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掀起了发展热潮。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欧日自贸区以及中欧自贸区等在积极酝酿,并逐渐取代现有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平台。这些举措实质上已折射出当今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一个以自由贸易协定(FTA)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二、主要自贸区谈判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亚太地区是各方利益争夺的焦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两条正在发展的路径,一是东盟等16国开展的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代表的“亚洲自贸区版图”;二是美国主导的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为代表的“美国自贸区版图”。在发展前景上,TPP、TTIP、RCEP以及中日韩自贸区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经济规模巨大,其集聚了全球多个主要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格局变动影响巨大。
(一)以TPP、TTIP为代表的“美国自贸区版图”
继上世纪90年代开启区域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进程以来,发达国家借助主导自由贸易区谈判而影响国际贸易关系及贸易规则的趋势凸显,美国主导了全球新一轮自由贸易协定的浪潮。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美国极力推进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自由贸易区谈判。奥巴马政府在第一届任期内,已宣布加入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2011年11月10日,日本也正式决定加入TPP谈判,但我国没有被邀请参与。利用八国集团峰会的机会,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欧盟领导人又宣布共同计划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7月8日,TTIP首轮谈判在华盛顿正式启动。其中,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模式,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TTIP谈判则将创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重点致力于解决市场准入和监管法规、非关税壁垒以及市场规则等三个关键性问题。
无论是TPP还是TTIP协定,其涵盖国家多、经济总量大,无疑会对全球贸易格局和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TTP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经济区域合作组织,发展成为涵盖APEC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成为亚太地区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TTIP将成为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基础,进而影响到整个全球化规则的制定。
(二)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为代表的“亚洲自贸区版图”
当前,全球范围内各种高层次的自由贸易协定加速酝酿,除了以美国主导的TPP、TTIP协定外,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合作程度也在逐渐加深。2012年11月柬埔寨东亚领导人峰会期间,东盟10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16个亚太国家领导人开启RCEP谈判。今年5月,在文莱进一步启动RCEP谈判进程,预计2015年底完成谈判。RCEP协定不仅包括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创造和完善自由投资环境、扩大服务贸易,还涉及竞争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领域,涵盖当今最有活力的几个经济体,将成为WTO外的最大自贸区。显而易见,RCEP协定的建立将对世界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谈判也备受关注。中日韩三国是东亚地区的经济支柱,也是全球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一旦建成,将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区域组织,其GDP总量与实物贸易额将占全球约20%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