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忠宏参加了由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首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一、战略性新兴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
行业趋势、国家战略以及企业创新的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2016年以来,对新常态下国内一些企业进行了调研,虽然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是还是有一批企业每年都保持20%、30%的增长,到现在这些企业仍保持非常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分析,我们觉得主要有三个因素叠加:第一个是行业趋势,第二是抓住了国家战略,第三就是企业在创新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
第一个支柱是行业趋势,这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国外的需求,二是国内的需求和升级。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之初更多的是衣食住行,一些服装企业、纺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之后是家电企业、住房、汽车企业都比较快速地增长。而现在,文化娱乐休闲企业正得到快速发展,包括一些信息网络企业。国外需求来看,过去国外的需求是很重要一块,国外大量的进口需求直接带动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产大幅度的增加。就如雷军所讲,“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起来”,这就是讲要抓住行业的发展趋势。此外,2012年以后,中国的工业速度第一次慢于GDP增长速度,而服务业的速度不断地提升,我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达到饱和以后,更多需要一些精神服务方面的需求,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第二个支柱是抓住国家发展战略。通过几个城市的调研后发现,汽车、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材料以及质量检测的科技服务业的企业发展良好,都是国家大力支持的。那种认为国家产业政策无效的观点是不能认同的,产业政策有成功,也有不成功的,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等,亦是如此,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后,国外也有一些产业政策是失败的,所以允许我们在国家产业政策方面出一些问题,但是整体上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还是非常有效的,尤其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很多产业政策,包括“十三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非常值得大家认真学习,里面集聚了大量的智慧,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推出的一个规划,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第三个支柱就是企业创新能力。通过企业调研以后,确确实实感受到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这个阶段。过去很多企业表示不用什么创新驱动,企业就可以保持一个很好的业绩,但是金融危机以后,现在这些企业出现了亏损,必须依靠创新渠道。有资料显示,2010年左右以来,浙江很多之前没有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的企业,开始加大了对创新的投入。同时,这些企业通过跟学校、科研院所、高校等形成紧密的创新合作,在技术方面开始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处于引领位置。除了技术创新,另外一个是需要进行管理创新。例如,调研的一家南京的轨道交通门制造企业以及天津一家新材料企业,都是采用日本的管理专家及管理经验,他们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总体上讲,从调研情况来看,这三大支柱是支撑一个企业成长非常重要的因素。行业趋势加上国家战略加上企业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需求、政策与技术集合,是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而且三者缺一不可。
二、用“四新”思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动能培育
通过研究,我们比较早地推出“四新”,即“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当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动能培育上同样要用“四新”思路来推动:新理念、新要素、新空间、新政策。
一是新理念。新理念主要是讲相对于传统产业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和效率、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首要任务是先发展起来,主要是数量扩张,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一个质量高低的比较问题。对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太苛刻,一开始就强调质量、强调健康发展只能是理论上,应该是包容、宽容的,看主流、看趋势,当然有一些基本前提要保证,比如说社会感知、质量安全等。
新理念具体还表现在:过去发展产业强调供给,现在是强调需求导向,对供给侧要进行结构性改革。过去是大批量生产,现在产业过剩,要讲究满足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强调快速精准满足客户需求。过去扶持大企业,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分工细化,大企业集成,中小企业在自己细分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相互合作成为趋势。中小企业专注自己的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这也是一整个产业发展升级的表现,实际上,借助互联网+的一些工具,中小企业发展的机会更多,现在国内很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新要素。新要素理论强调知识资本是发展新要素,知识资本主要是三类:第一类是可计算信息,包括软件和数据库;第二类是创新产权,包括专利、版权、设计、商标等;第三类是经济能力,包括品牌资产、公司特有的人力资本、连接个体和机构的网络、存在于组织内部的并且可以提高效率的技术诀窍,以及广告和市场方面的一些因素等。实际上我们现在越来越看重知识产权,过去资产很硬,重资产,现在资产变轻、变软、变无形,进入新硬件时代。技术、知识产权、设计、软件、品牌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提高,这些非物质要素或新增长要素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我国的短板。而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知识资本投资比重显著低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在版权和授权、品牌资产、企业特有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知识资本投资则明显偏低。
三是新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一个在全国、全球范围布局产业环节的问题,以实现共建共享。借助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自贸区以及东北振兴、粤港澳大湾区等战略的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充分依托国内市场腹地和全球资源配置的广阔空间,加强国内区域间和国际国家间产能合作,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建共享。最近,摩拜单车表示他们的业务触角正伸向伦敦,开展全球布局。
四是新政策。对新兴产业、新生经济现象的出现,难免会出现排斥的情况,有的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对、甚至是垄断部门的反对,但也有本身的问题,如分享经济存在的数据安全,新技术带来的人群就业分化和收入分化,还有产生新的数据垄断、市场垄断等问题。如互联网巨头有没有数据垄断的问题。因此,对政府而言,要及时调整政策,适应产业融合发展、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快速反应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新特征,建立高水平、操作性相对便捷、统一高效的政策体系和部门设置。例如,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治疗是中国生物医药能够领跑世界同行为数不多的良机,中国在其基础研究领域不逊于美国、欧洲等国家,但在产业化、临床等方面与美欧日韩等国有差距,在政府管理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责任部门不明确、审批时间长等问题。如果反应滞后,一些新兴企业、新技术可能会转移到国外。又如,跨境电商纳税按照销售额纳税,但同一个商品价格经常波动,纳税计算不便。
三、关注五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新动能的培育
特别强调五个产业,第一个是数字产业,我们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数字很重要。第二是健康产业,过去强调温饱,现在强调健康。第三是动力产业,动力产业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所以我们作为国家战略。第四个是能源产业,过去的高污染、高耗能、高碳的,把三高转为绿色低碳的这样一个产业,叫做能源产业。第五个是文化产业,由过去追求物质的消费,现在追求文化、休闲娱乐消费。这是整个时代的大变迁,需要我们有新的对应产业体系,有一个新的布局,需要关注五大产业,同时这些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基本一致。
四、几点建议
第一是高端智库战略支撑。在新常态和新产业革命背景下,产业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路径,所以地方的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端智库协助重新定位,需要新的顶层设计。
第二是平台经济对接资源。现在有多个省份很重视搞大型论坛,而论坛不仅仅是开一个会,实际上是做一个对接资源的事情。最近碰到一批高颜值年轻创业团队,把全球最新的技术和企业做了一个对接平台,很多世界五百强以及国内的大企业也进入了平台,并孵化出多家技术创业公司。
第三是示范试点典型引路。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同样需要做一些试点示范建设。
第四是城市产业相互提升。城市与产业功能提升要相互促进,产业发展有赖于城市能级的支持、基础设施的完善。
第五是要素改革突破体制。包括人才、资金、土地、能源、数据、科技、知识产权等,关键是服务改革,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内容依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