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2020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
来源:经济预测部 作者:高辉清 时间:2015-07-31

一、分析与预测方法

“十二五”以来,我国进入了历史转型期。国民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出现显著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经济质量,以及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被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给出一个“很好”的展望,需要进行组合预测,以便从多个侧面不断地“逼近”未来的“真实情景”。其中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潜在GDP计算法

潜在增长率是一个长期供给概念,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在所有生产要素在最优配置情况下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这些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也包括技术、管理、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理论上讲,经济实际增长应当是围绕着潜在增长率而上下波动。因而,对潜在增长率进行计算,能够为GDP的实际增长预测提供较好的参考。

2、国际比较法

实践表明,尽管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和路径不同,但是由于基本的经济规律在各国都发挥着作用,从而使得各国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着共性特征和一般性规律。因而,根据对先发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对后发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预测。正因为如此,国际比较往往是中长期预测中最常用的方法。

3、专家预测法

在对GDP增长速度进行预测时,需要对劳动力转移、对外开放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增长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给出专家的预估。对于未来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从历史经验中难以获得借鉴,从现在格局中上也难以看出端倪,也需要借助专家的合理预测才能获得一个粗线条的认知。

4、国家中长期规划借鉴方法

“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是政府因势利导所牵引,其中政府制订的中长期规划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在相关领域明确了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目标,而且制定了对应的发展战略、实现路径和配套措施,因而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会起到较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5、从宏观到产业的“由上到下(TOP-DOWN)”分析方法

产业结构与宏观经济的发展阶段高度相关,同一个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差异明显,而不同的经济体在相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却会有较多的类似之处。因而,通过预测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来推测产业结构的变化方向不仅能够较好地保证产业之间的经济关联性,而且能够较好地保证其科学性。

二、情景假设

1、基准情景

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基本得到落实,绿色发展作为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工业生产更加重视工业发展质量,政府积极稳步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受到政府重视。

工业的低碳化发展有序推进,重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占比平稳下降,工业内部整体协调性、平衡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逐步替代能源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低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活动持续推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能源结构优化,水电、核电、风电与太阳能光伏发电商业化发展顺利,对煤炭的过度依赖明显缓解,新能源比重基本实现相关规划要求。建筑节能相关政策的推出与推进节奏平缓,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得到有序控制,不断推出替代的新技术和交通方式。多方加强国际间交流,低碳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低碳发展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完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模式逐步形成。

2、低碳情景

低碳发展理念得以快速有效普及,形成较为完善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制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替代要素投入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稳步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依托于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迅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高度融合,低碳服务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工业内部,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等高加工度产业快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循环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能源结构明显优化,水电、核电、风电与太阳能光伏发电商业化发展迅速,清洁能源比重实现或超出规划目标。加速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城市低碳建筑,对既有高耗能建筑开展节能改造,快速推动重要的节能建筑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优化城市交通模式,通过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低碳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基本完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低碳技术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实现重点工业核心技术、关键工艺、关键产品、产业共性技术的国产化和自主创新。信息技术与能源、材料、生物和空间技术交叉融合,不断产生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较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高碳情景

传统发展理念迟迟难以转变,相关改革和政策难以落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迟缓。不少地区在较长时期仍盲目追求高能耗和高碳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总量继续较快增长。

高耗能行业淘汰缓慢,高耗能产业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间转移,工业结构的升级较慢,钢铁、汽车、船舶制造和机械工程行业等高能耗工业部门在较长时期内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还有赖于这些产业的基础性支持。在就业压力和税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要在较长时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有序进退,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快结构调整存在难度。

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政策刺激力度较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速缓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达不到预期。节能减排以市场为主的机制从引入到实施,以及相关投资效应,都有一个明显的滞后期。新建筑的节能标准难以大面积推广,传统建筑节能改造工作节奏平缓。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难以得到有效控制,替代的新技术和交通方式推广缓慢。国际社会低碳博弈激烈,发达国家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渠道不畅。

由于节能政策、能源价格、财税政策、环境保护等涉及多家政府部门,彼此沟通和协调机制不太完善,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与完善进程缓慢,难以较快形成绿色投资与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1、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对于未来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我们主要利用国际比较法。根据不同类型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的历史经验和呈现的规律:一是考虑到我国大部分省级行政区从人口规模上看与国际上一个大国或中等规模国家相近,把我国每个省级行政区作为一个单独经济体,根据不同的省情选定国际上不同经济体的历史经验和规律相比照,预测各省级行政区潜在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之后再进行加总,推算出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二是把我国作为一个整体,参照日本、韩国和德国等成功追赶型经济体增长速度普遍下台阶的经验进行分析。

依据国际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