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及地区众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以旅游业为主并将旅游业作为未来发展支柱的城市也越来越多,敦煌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城市之一。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所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位于古代中国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处于中原和西域、关内和关外的连接之地,自古便是我国军事、商贸、交通的咽喉所在。根据敦煌旅游的发展经验,由点及面,我们对旅游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思路提出以下建议,概括来说,包括“六色”:底色、增色、添色、配色、补色和调色。
首先,是摸清“底色”。城市的旅游及相关方面的本底情况是什么,具备哪些旅游资源、环境优势、区位特色、交通基础。根据本底状况明确定位,城市发展要和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调子相吻合。以敦煌为例:“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是举世公认的历史名城,素有“西部明珠”、“戈壁绿洲”之称。城市发展主打文化牌,对工业发展不做过多要求,未来发展依然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增强旅游目的地建设,烘托城市特色,彰显城市魅力。
在底色的基础上,一是要重点“增色”。抓住重点,突出核心,选择并主打最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一至两个旅游项目和景点,增强其“色彩”的冲击力,形成最有代表性的旅游名片。以敦煌为例:主打石窟文化和大漠风光两张名片,以莫高窟艺术观赏和鸣沙山自然风光旅游为核心,突出两大旅游品牌,其极大的影响力带来了巨大的旅游品牌收益。
二是适当“添色”。适当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旅游元素。让旅游业这个拼盘的颜色更加丰富,培育新的增长点,挖掘有潜力的旅游发展方向。以敦煌为例:一是延长旅游线路,进一步开发阳关渥洼池绿洲、玉门关汉长城古战场、雅丹地貌、榆林石窟、胡杨林等特色旅游点,二是丰富旅游项目类型,如增加了沙漠越野、滑翔机等娱乐探险活动,展览、影视观赏等文博活动,特色餐饮民族风情等度假休闲活动。使得游客的旅游活动更加饱满,选择更加广泛。
三是注重“配色”。不同的旅游项目和资源要合理搭配,形成互补,争取在整体上达到最有效的配置。项目和景点路线以大带小,层次分明。以敦煌为例:敦煌先后推出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等多个旅游线路,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一日游,莫高窟鸣沙山、玉门关、汉长城、雅丹两日游,莫高窟、雅丹、榆林窟、古城三日游等。各条线路均以石窟和大漠为主,根据游客的时间和兴趣偏好搭配探险、休闲、文博等其他项目元素,主次分明,使游客不至于感觉过于单调或审美疲劳,也不至于喧宾夺主没有实现来到敦煌旅游的主要诉求。
四是强调“补色”。旅游资源尤其是历史遗迹,要注意修复和维护,一方面加强保护以减缓或避免进一步的破坏,另一方面对已破坏的文物资源加强修复还原,争取旧貌重现。敦煌经验:敦煌以石窟雕塑、壁画为代表的文物古迹众多,因历史的多种原因,很多文物不仅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甚至已岌岌可危。吸取过往经验教训,敦煌采取了多重有效的文物恢复及保护措施。如由多级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共同组成管理体系,既保障遗产在管理工作中能得到专业部门的支持,又可为遗产管理提供所需的各政府部门间的协调能力和持续的财政支持。另外,石窟、古关古城等遗址拥有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以玉门关、河仓城为例,见下图。
五是不忘“调色”。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增强生态和谐。让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花更红。开发和保护互相促进,实现永续发展。敦煌经验:敦煌作为“沙漠绿洲”,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被沙漠戈壁包围。虽然大片的沙漠和其中的点点绿洲赋予了敦煌天然的景观特色,但敦煌依然重视植树防沙保生态,沙漠绿化是治理沙漠的根本途径,敦煌已完成以大型骨干防护林为重点的农田防护林建设、更新和改造。使得敦煌这块沙漠绿洲不仅更适宜旅游,也更适于生活。
做到了以上几“色”,我们才能够最终完成旅游城市整幅画卷的着色,实现整体色彩的精彩呈现,使得城市旅游业发展得更加蓬勃。犹如敦煌,就像一块青翠欲滴的翡翠镶嵌在金黄色的大漠上,戈壁绿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敦煌人一步步的努力中,这座古城还将变得更加流光溢彩,盛大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