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经济的发展与前景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14-10-30
一、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通过人与智能机器的合作共事,去扩大、延伸和部分地取代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的脑力劳动。
(一)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技术、电子工程技术、人工智能学、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1961年,美国unimation公司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用来管理铸造机的工业机器人,但是由于技术与经济效益的原因,工业机器人并没有被继续研发。直到七八十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兴起使机械化重新得到重视。至今,工业机器人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应用中都趋于成熟。特别是在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渐延展与纵深。据统计,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自二十世纪以来一直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从汽车、电子等高端行业逐步渗入到金属加工、卫浴五金、食品饮料等传统行业。《2014-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市场销售36560台工业机器人,占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同比增幅达60%,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2014年本体产值约90亿元,本体加集成市场规模约270亿元。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统计,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428家,其中1-3季度增加了175家。目前全国已有30多个机器人产业园,A股市场已有40多家机器人概念股上市公司。
"凤凰网"等报道,2007年,为打破国外产品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制约和垄断,奇瑞公司开始联合国内机器人科研单位进行工业机器人及关键部件开发,在发展自主品牌汽车之外探索自主工业机器人产业化之路,并形成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品牌。经过产品开发、批量应用、不断改进、和再推广应用持续反复的产品化过程,目前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产品多项指标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奇瑞公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初具规模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目前,产业化基地建设已投入1.3亿元,机器人装配生产线已经投入试运行。
"中国产经网"等报道,虽然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在不断的进步中,但和国际同行相比,差距依旧明显。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更无法相提并论。工业机器人很多核心技术,当前我们尚未掌握,这是影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二)3D打印技术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1986年,第一台商业3D印刷机问世。自问世以来,3D打印技术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很多地区将3D打印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目前,3D打印技术正被广泛运用到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疗、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约40亿美元,与2012年相比上涨约一倍,最近3年复合增长率32.3%,增长明显加速。申银万国研报称,未来几年,中国内地3D打印市场每年将至少以1倍以上的增长速度成长,规模或将达到百亿元。据悉,目前国内涉足3D打印领域的上市公司数量多达二三十家。
2014年8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椎,这属全球首例。据了解,这位小男孩的脊椎在一次足球受伤之后长出了一颗恶性肿瘤,医生不得不选择移除掉肿瘤所在的脊椎。不过,这次的手术医生并未采用传统的脊椎移植手术,而是尝试先进的3D打印技术。
3D技术方兴未艾,不过多位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均表示,目前在我国发展3D产业,还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和需要加强的环节。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主任宋延林看来,3D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仍面临一些技术局限。比如如何实现高精度的打印,避免二次加工;如何提高打印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提高打印器件性能,以便与传统制造方式媲美等。宋延林建议,3D打印新材料的开发至关重要,如纳米材料应用于3D打印技术,可以在提高打印产品的性能和精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顾问、清华大学教授颜永年建议,3D打印应与传统的制造业相结合,这是3D打印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智能家电
智能家电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同时,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例如,无需遥控器,只需把脸对准屏幕,电视就会自动开机;不需在家亲手调节冰箱温度,通过wifi在手机上按几个键,在办公室就可以把冰箱温度搞定;夏天无需担心回家再开空调不及时,在回家路上也可遥控家里的空调自动开机,并调节出适宜的温度;洗衣机可以做到自动精准投放洗衣液,环保还省钱。"中国家电网"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高端家电市场报告》显示,目前调查用户中已有40.7%的用户选择了"智能化"这一属性,预计到2015年,这个数据会上涨到60%。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表示,资本市场对智能家电高度关注。往往有了智能概念,股价就升。有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15年,全球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50亿美元。到2020年,智能家电的生态产值,将有望实现"10年20倍"的几何式增长。
《经济参考报》等报道,就目前企业的实践来看,长虹等中国企业正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早在多年前,长虹就将企业信息化作为重点工作推进,时至今日,长虹已建起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推动智能制造、智能研发、智能交易的"智能化系统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覆盖了采购、销售、财务、生产制造、服务等众多领域。今年9月,在第54届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览会(简称ifa)上,长虹旗下高端智能家电系列产品-chiq电视、空调、冰箱参加了展览,并荣获"智能家电创新金奖"。ifa展形象代言人missifa对长虹系列产品的云识别、智能人体状态监测、带走看等便捷智能功能表示赞赏,并希望长虹技术和产品为家庭生活带来更多充满想象的乐趣。
《中国经营报》等报道,虽然我国智能家电市场风生水起。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国标,智能家电市场鱼龙混杂,多数产品应用体验差,操作繁琐复杂,各大家电企业的智能化应用改善也略显盲目。此外,操作复杂,价格昂贵;言过其实,形式大于内容等问题也限制了智能家电行业的发展。
二、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了智能交通的概念,希望能通过智能交通实现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提升交通安全、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等目的。1992年,美国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VHS)便已成型。在智能交通领域,最为领先的是美国、欧洲和日本。1988年,北京市从意大利引进了两套电子监控设备,开创了我国城市交通领域使用电子监控设备的先河。此后,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多年来都保持着2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随着国家"十二五"交通规划的出台,预计2014年智能交通总体市场规模将增至459.5亿元。
《上海商报》报道,近日,全球安全互联汽车领域的技术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恩智浦半导体"透露,已和3家国内规模较大的车厂合作,打造符合城市智能交通需求的产品。近期,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制造商OPPO又将恩智浦的NFC集成至旗舰产品中,并与支付宝达成智能交通合作方案。用户只需使用OPPO智能手机就可以在中国35个城市中乘坐公交车和地铁。
"比特网"等报道,就如我国其他高速发展的产业一样,智能交通领域也被起步晚、发展起点低、发展不均衡等掣肘。同时这一领域也存在着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有系统能力增长落后于管理与应用需求增长速度等老问题。此外,在中国,严重的信息孤岛--系统之间信息共享困难、信息传递延缓,都将制约智能交通领域信息传递的可达性与准确度,影响决策支持、管理调度的效率。
三、智能养老
智能养老,是新近流行的一种养老概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最早提出,被统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智能养老模式能让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提供人力做不到、做不好和不愿做的服务,在居所里过上高质量的养老生活。智能养老产业使老人们真正享受到更加人性化、有尊严的服务。例如,若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老人随身戴的智能手环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或亲属,使老年人能及时得到救助服务。当老年人因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而带来各种亚健康隐患时,智能养老设备的服务中心也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智能养老设备医疗服务中心会提醒老人准时吃药和平时生活中的各种健康事项。系统还能全方位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和位置,比如手腕式血压计、手表式GPS定位仪等,不仅能随时随地监测老人的身体状况,也能知晓他们的活动轨迹。全国智能化养老专家委员会主任蒋正华表示,中国智能化养老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目前已批准筹建的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有17家,投资规模达到100多亿元人民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副总经理林海称,四川省"12349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已联合2160家服务商加盟,通过"无偿、低偿、有偿"三者相结合,为全省老人提供急救转接、紧急定位、预约挂号、生活配送等服务,在短短的5个月内,"孝行通"用户就达到了10万人。
《浙江老年报》报道,智能化给养老产业带来的变化,同时,其延展性也更加广阔。今年,上市公司浙江银江科技参与了桐庐县桐庐富春山健康城内的智慧养生产业项目。该项目占地5000亩,投资16亿元,包含了养老公寓、养生别院、与康体中心等区域。年初,银江科技已斩获一个智慧城市30亿元的政府订单。业内人士称,养老产业智能化,不光要体现在居家智能化,在地理位置的选择,整体的建筑设计布局、内部的管理系统流通等方面,也要具备智能系统融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