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以来,印度信息技术服务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软件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的软件产业在20世纪九十年代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每年以46.5%-60.5%的速度增长,而同期世界软件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5%。在2000年以后,印度软件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年增幅在30%左右,仍然高于世界同期软件业的增长速度。
由于国内需求较小,印度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主要面向出口,以承接外包服务的方式获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的软件发展模式。2005年印度软件外包服务总额达到196亿美元,而同年中国仅有9.6亿美元。印度出口到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这六个国家的软件占印度软件出口80%,其中出口到美国的软件占比高达60%以上。印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的“后台办公室”。
经过多年发展,印度培育了一大批软件企业,有软件公司近万家, 从业人员200多万人。特别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软件业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在欧美国家有数百家分支机构,业务保持了快速增长。例如印度前三大软件企业 TCS、WIPRO 和INFOSYS年营业额均超过10 亿美元。印度软件企业管理水平比较高,在质量、成本、项目按合同完成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在服务质量与资格认证方面,印度的大多数软件公司通过了ISO9000 国际质量认证与CMM 质量体系认证,全球每4 家拿到CMM5 级认证的企业中有3 家就是印度企业。
印度在软件业方面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实行开放政策,注重利用外资。印度吸引的FDI 主要集中在服务业,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软件服务业。在2006 年4 月至2007 年3 月的财政年度,信息服务业部门吸引的FDI占FDI总量的30.20%。根据OCO 咨询公司2005 年统计,印度是IT软件领域吸引跨国项目最多的国家。2002-2005 年,在1913个跨国公司外包IT 项目中, 印度从事了其中的519 个(绝大部分项目来自Microsoft、Oracle、SAP 等知名跨国公司) , 占总数的27%,居世界第一位, 高于英国的17%,中国的16%以及美国的10%。印度信息外包服务正在迅速发展,正从软件服务扩大到办公室终端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会计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医疗服务和各类远程服务。
二是较为严格的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印度有着较好的保护私有财产等方面的政策软环境。印度一直在为本国私营公司的发展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和宽松的投资环境。在立法领域,印度以知识产权法、电子商务法等方面为重点,完善立法。为了在软件行业吸引更多的投资,印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印度软件用户的版权意识开始增强,软件盗版率不断下降,2001 年印度盗版软件使用率为59%,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盗版率,接近西欧国家的水平。印度软件市场的正规化,刺激了FDI 投资于该行业的积极性。凭着改善知识产权保护,印度提升了国家整体创新能力。
三是人才高素质低成本优势。2001年底, 印度有各类科技人员约800万人,其中约有41万人从事信息技术产业。在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印度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软件教育培养体系。印度在各类高等院校设立信息技术专业,大学各专业都讲授信息技术知识,并在全印各地设立专门的信息技术学院。培养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院校培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印度就投入巨资,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在全国陆续建起了5个“印度理工学院”。这些学院毕业生质量堪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生媲美。二是民办或私营的各类商业性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培训。印度政府鼓励私营部门从事高级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民间资本、外资大量地投人计算机教育,形成了产业化的职业教育。这些机构必须具有政府或政府授权的专业机构颁发的培训许可证,软件人才经过培训合格后,有资格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计算机软件培训四级证书考试。截至2003年,印度私立的软件培训学校有1.7万所,每年在其中接受轮训的人超过100万,每年取得软件证书的人有数万人。三是软件企业自身建立培训机构。企业尤其重视培养计算机应用专家、系统分析员、开发管理人员、软件企业经销人员。印度软件人才的培养有其独到之处。首先,注重复合型软件人才和学生竞争力的培养。其次,注重软件人才沟通能力的培养。最后,大力推进软件开发规范化的职业教育。在人才成本方面,印度信息技术人力成本仅为欧美同等水平人才的十分之一左右,具有明显的低成本、高素质优势,加之母语是英语的语言优势,形成了印度参与国际信息服务业的人才竞争优势。
印度之所以在软件业方面发展成绩骄人,也还有金融市场、软件园区建设、行业协会组织作用等方面的因素。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印度软件业发展面临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产业发展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如何通过软件业的发展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