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课题组在《浙江省杭州市低碳发展研究》中,梳理总结理杭州市在国家低碳发展试点城市实践中的经验作法时,觉得杭州市通过大力优化空间结构,积极推动低碳城市发展,取得了实效。就全国范围来讲,推动低碳城市发展在空间结构上可以从三个层面着力:一是城市层面的差别化路径,二是区域层面的协同化机制,三是国家层面的一体化政策。
一、在城市层面,主要是探索差别化的低碳路径
我国有六百多个城市,可以比喻为六百多块调色板。如果把低炭城市称为绿色城市,高碳城市称为灰色城市,把低碳产业成为绿色产业,高碳产业称为黑色产业,那么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可以有四种组合:一是绿色城市+绿色产业;二是灰色城市+绿色产业;三是绿色城市+黑色产业;四是灰色城市+黑色产业。
不同的组合,有着不同的色调,也有着不同的低碳发展路径,例如:
杭州是绿+绿模式,城市形态比较漂亮,产业也比较“高大上”,下一步的着力点是让城市更智慧一些,让产业更高端一些,进而成为中国低碳发展的标杆城市。
北京是灰+绿模式,产业结构“碳份”不算高,但是城市建设的饼摊得太大,雾霾太重,所以要疏解人口,疏解功能。
一些中小城市是绿+黑模式,城市本来舒适漂亮,但是这些年重化工项目搞多了,好像美女穿上了卖炭翁的衣服,下一步要在产业服务化、高端化、轻型化上下功夫,回归天然去雕饰的城市自然之美。
一些二三线城市是灰+黑模式,城市框架很大,建筑高碳,交通高碳,生活高碳;工业项目特别是重化工项目遍地开花,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下一步要多管齐下,一是关,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圈,就是园区化;三是转,就是产业转型;四是散,也就是疏散人口。
二、在区域层面,主要是探索协同化的低碳机制
在一些城市调研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输入性”,漫天的雾霾是输入性的,一池浊水很多也是输入性的。既然太多的输入性使每个城市都无法独善其身,就要进一步从区域空间结构的角度来做文章,来实现协同优化。具体可以考虑做两篇文章:
一是在同一城市群中,要进一步强调同城化。避免产业同构,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避免资源环境以邻为壑,按照中心城市承载核心经济功能、中小城市承载特色产业功能、小城镇承载疏解功能的布局,实现发展成本共担、区域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治,这是有效防范输入性问题的治本之策。
二是鼓励发展建立在共同规则基础上的低碳城市联盟。近年来,我们一旦提出开发某个区域,或建立某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大家往往会通过“摆资格”的方式想方设法“摆”进来,一旦进来,要到了优惠政策,就各行其是;成熟经济共同体的做法往往是通过“谈规则”的办法“谈”进来,一旦进来就按共同规则来办事,原来的规则有问题就再谈新规则。后者谈判成本比较高,但是一旦谈成,很多外部成本可以内部化,投资贸易壁垒在规则内可以有效消除。前者谈判成本低,但是外部成本很难内部化,投资贸易壁垒难以消除。为此,建议以碳峰值为门槛,鼓励建立城市低碳合作联盟,以谈规则的机制推动绿+绿模式的城市建设。
三、在国家层面,主要是探索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低碳城市建设,一方面有赖于城市自身的努力和城市之间的协作,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清晰明确的国家战略导向和强有力的宏观政策支持。国家层面的政策重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一体化:
一是建立一体化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要以碳减排目标为核心完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碳减排目标应同时强调人均值、单位面积均值和单位GDP均值,并分类确定碳峰值的总体时间表。只有发出强烈的统一信号,才能避免一些城市在低碳建设上的逐底竞争和搭便车行为,才能形成各级各类城市推动低碳发展的集体行动。
二是建立一体化的低碳信息化平台。推动低碳发展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摸清碳家底。具体可推广有关地区经验,在所有地级市建设信息共享的碳评估平台,加强碳排放动态监测,并与经济发展指标建立协同机制。
三是建立行政机制、市场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一体化的低碳发展推进机制。单纯的政府主导模式独木难支,只有同时发挥市场力量、社会组织和公众在推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共生型低碳发展机制,低碳道路才会成为阳关大道,才会可持续、有活力。就低碳谈低碳,常常会陷入无解的状态,只有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发展,融入社会治理,善于借助经济压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善于借助社会压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才能逐步分解和化解资源环境压力,才能形成低碳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