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收藏
  •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微信公众号
分享
为数字经济“画像”“体检”—— 国家信息中心承担的《湖北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正式发布
时间:2022-03-31

近日,由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研究编制的《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发展报告》是根据湖北省政府常务会议精神,以数字湖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发布,是湖北省首部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综合报告。《发展报告》通过采集全省及各市州2018年—2020年数字经济相关数据,梳理了湖北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形势、总体情况、分项情况(基础设施、创新能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呈现了亮点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发展报告》突出了两大创新点:一是指标化,研究编制了由4大类一级指标、9小类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试行)》,根据指标体系和各市州历史数据,得到各市州各领域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为评价各市州抓数字经济工作的成效提供了量化的标尺。二是智能化,建立了智能化评估网络平台,实现评估指标数据在线填报、智能计算、一键操作、自动输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历年全省、各市州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及分领域发展状况。

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报告》为全省数字经济“画像”,给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为各地各行业数字经济年度“体检”,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工作局面,推动全面实施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湖北省政府要求,湖北省发改委今后将每年组织编制印发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及时全面反映全省数字经济最新发展情况。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前期支撑湖北省发改委研究编制了《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在“描绘蓝图”的基础上,继续应邀为湖北数字经济“画像体检”。今后,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将和湖北发改委保持紧密合作,共同促进湖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展报告》主要观点:

◆湖北数字经济产业强韧增长,连续两年跑赢GDP增速

“强韧性”是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尽管疫情冲击对湖北全省经济造成一定影响,2020年GDP比上年下降5.0%,但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到6542亿元,逆势增长5.42%,2019年、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年均增速7.75%,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成为湖北省疫后经济复苏重振、重回主赛道的战略突破点。

◆湖北数字经济发展特色亮点突出,多领域多链条呈现创新活力

“大科创”潜力释放。湖北省数字领域的科教资源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北斗技术、光通信、信息软件、芯片设计、数字建造等领域拥有一批领军人才与团队,是全国重要的数字技术智力密集区之一。在疫情冲击下,电子信息技术类技术合同成交额依旧保持正向增长,2020年增长率达8.77%,产业韧性和创新活力十足。近年来,湖北省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成功研发“北斗心脏”星载铷原子钟、“珞珈一号”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超大容量超长距离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统等一批高价值数字技术成果。

“硬制造”加速崛起。2018—2020 年湖北省在计算机整机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及发射设备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其他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文化用信息化学品制造这十大数字经济“硬制造”产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年均增速都超过26%。“光芯屏端网”成为支撑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骨架。

“软服务”稳健增长。2020年,全省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927.76 亿元,保持中部第一,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约350亿元,综合发展水平稳居国内第二方阵。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国内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湖北。

2019年、2020年湖北省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互联网广告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通讯设备修理、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年均增速均超过40%。其中,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年均增速超过260%,是疫情后无接触物流、新零售等生活服务新业态迅猛增长的缩影。

 “新基建”优势彰显。2020年底全省5G宏基站累计达到3.1万个,基站数量居中部第一。完备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基本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武汉节点标识注册量达20.96亿个,平均日解析量17万次,在全国五大顶级节点中排名第三。新基建为湖北数字强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湖北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强省会”“双支柱”协同联动

“强省会”现象突出。武汉市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潜力,吸引中部地区数据、资本和人才集聚,成为带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牵引极。2020年5G用户普及率达41.26%,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10个,远超国家平均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双支柱”基本形成。襄阳市、宜昌市作为全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全省数字经济格局中的“双支柱”地位基本形成。从北斗装备农机总量看,襄阳市在省内遥遥领先。从千兆光网覆盖家庭能力增速看,宜昌市领先全省。从大数据与云计算中心在用标准机柜数量看,宜昌市、襄阳市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62%和3.54%,位居全省前列。从移动支付业务看,襄阳市、宜昌市2020年度移动支付业务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二、第三,分别达到3.07亿笔和2.72亿笔,其中宜昌市移动支付业务量增速超过50%。从农产品网络零售规模看,宜昌市2020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3.2亿元,排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