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共享单车成为2017年度现象级事件引发人们对分享经济的思考切入,指出更深刻的影响还在不断酝酿发酵中,分享经济必将全面爆发。从全球实践看,中国分享经济发展具备网民规模大、政策利好、创新点多、融合社会生活影响深等基础条件,未来必将涉及制造业、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更多的领域。研究认为,分享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不仅源于其切合了中国转型发展的需要,还因为中国具备一些发展分享经济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分享经济;共享经济;网络社会;互联网+;协同治理
分享经济也称为共享经济,都是从英语Sharing Economy翻译过来的。为了与五大发展理念里的共享发展理念区分开来,在研究工作中我们更多地使用分享经济这个概念。近年来,中国分享经济发展之快、影响之大,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不断挑战人们的想象力。2017年7月3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8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1](以下简称《意见》),舆论和业界普遍认为这将为分享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利好。中国分享经济为什么这么火,又将往哪儿去,如何走?《意见》的出台进一步引发了各界对这一话题的关注,本文重点就中国分享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谈谈个人的思考。
一、从共享单车看中国分享经济发展
全世界都处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所以会不断诞生一些现象级的大事件。这些大事件冲击力强、影响面广、出人意料又耐人寻味,然后还能让人恍然大悟。比如2016年能被称之为现象级事件的就有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如果要评选2017年的现象级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相信有一个事件都不会被落下,这就是:共享单车!
(一)“有梦青年”正在改变世界
笔者第一次认识共享单车是在2016年9月12日,可能比大多数人都早一些。那时正在参加“新经济新动能”课题组调研,第一站就选择了上海。12日上午座谈会期间,出来休息时看到会议室门口有一个小伙子在摆弄一辆橙色的无胎无链自行车,以前没见过,很好奇,就问他几个意思。他说我没有准备书面材料,等会儿就拿这辆车向大家汇报。后来到他发言时,就见他扛着这辆自行车走上了讲台,将自行车放在了旁边的一张桌子上以便让所有的与会人员都能看清楚。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这就是第一代的“摩拜单车”。小伙子讲得很兴奋,我听得也很兴奋。后来我拉着他说,赶快投放到北京去吧,肯定受欢迎。果然,一个月后就在北京的街道上看到了摩拜单车,当然同时出现的还有黄色的ofo。几乎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后来一下子涌现出那么多共享单车,颜色都不够用了,满大街都是。
截至2017年6月底,ofo在120个城市投放的自行车总量已经达到600万辆,年底将在200个城市投放2000万辆。6月份订单量达到日均2500万单。累积融资额超过40亿元,公司估值超过40亿美元。其触角已伸到美国、英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地,年底将扩张到20个国家和地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每年的5月17日定为“最后一公里”活动日(这一天也是世界电信日和世界信息社会日)。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网购和共享单车。有报道称,李克强总理出国访问时人家都会说欢迎中国的共享单车到他们那里去发展。苹果公司首席执行长库克访问ofo时对共享单车有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案例,源自只有可能在中国产生的概念。”
大家在热议共享单车的成就与影响时,也惊奇地发现这些快速成长企业的创立者原来都是一些年轻人,有些还是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是80后,ofo的创始人团队是清一色的90后。2016年底在深圳调研时从一家创业公司学到了一个新词:“有梦青年”,他们的标志是“心中有火,眼中有光”。正是这样一群年轻人正在成长为中国创新创业的生力军,推动着中国分享经济如火如荼地发展。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这个行业的创业者如此之年轻,90后有什么优势,这么年轻的一群人之前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创业经历或社会背景,他们如何赢得投资人的信任从而成功融资?我接触过一些年轻的创业者,他们大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是没有框框、敢于创新,宿舍、车库、咖啡馆,有了一些想法马上就会去尝试;二是有梦想、有情怀,善于观察和学习,善于发现痛点,然后就会去想解决方案,相信能为人类解决大难题,也就有了创业的冲动和持久力;三是这些年轻人大多是“互联网原住民”,对现代信息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以及网络经济比较熟悉,所以总能找到一些有发展前景的好项目。有了好的团队、好的项目、好的互联网商业模式,资本自然就跟上来了。
(二)共享单车成热议焦点
新生事物总会伴随有“成长的烦恼”,共享单车也不例外。
当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投放到街头时,有些单车被人为破坏了,有人发现有12岁以下儿童拿共享单车来练习骑车,有人骑共享单车出了事故,有人反映人行道被占了、公交车站被围堵了、商城进不去了。
再后来,有了更多的争议和质疑:共享单车从轻资产走上重资产还是分享经济吗?占用公用道路资源为几家公司谋利益合理吗?押金合理吗?烧钱模式还能走多远?真的需要那么多共享单车吗?传统自行车行业和知名品牌还会存在吗?等等。公开的研讨会多了起来,内部的讨论会也多了起来,有多个部门组织了专题调研咨询活动,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共享单车发展指导意见。
(三)共享单车改变了什么?
不久前“智慧轻工高峰论坛”在北京职工大厦召开,因为有行业百强排名出炉和颁奖仪式,所有现场参会代表少说也有六七百人。笔者应邀做分享经济发展趋势演讲,心理还有些犯嘀咕:轻工业与分享经济的关系很密切吗?现场看到的日程里安排有三位嘉宾演讲,另两个演讲的内容竟然也都与分享经济相关。再看看参会的代表企业名单,一下子就恍然大悟了:一个共享单车就让整个自行车行业瞬间变得面目全非——自行车品牌、制造商、销售门店、修车人等的命运都出现了大逆转!联想到今年新出现的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共享KTV、共享床铺、共享书店……哇,分享经济的影响还真是非同一般也。
除了让一个产业变得面目全非外,共享单车还在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一些人短途通勤不再开车,一些人开始了骑行健身。
——改变了很多人的就业,产生了数以万计的自行车搬运、维修工作岗位。
——改变了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理念,“鼓励创新,包容审慎”被广泛接受。
——改变了摩的、黑车生态。
——促进了电子支付,更多人学会了扫码支付。
——考验并提升了国民素质、诚信意识。
——对压金制度的质疑迫使金融管理变化。
——促进了技术发展,产生了上百项专利技术。
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让一个行业变得面目全非,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更深刻的影响还在不断发酵中。如果分享经济全面爆发又将如何?
二、中国分享经济的现状与趋势
分享经济的概念、原型都发端于美国,但中国分享经济却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未来发展更值得期待。
(一)中国分享经济的故事最精彩
一是规模大。2016年分享经济交易额345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融资额达到1710亿元,增长130%;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人数已经达到了6亿人,这样的规模目前也只有中国能够做得到。
二是政策好。“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信息化专项规划、各个部门制定的未来发展规划等都对分享经济发展有描述和要求。在“网约车”、互联网金融、分享医疗、共享单车等等领域已经或正在出台相应的政策。随着《意见》的出台,总体上看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雏形。
三是创新多。2016年被称为是共享单车的元年、知识付费的元年、网络直播的元年,到了2017年大家的眼球更显得不够用了,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KTV、共享冰箱、共享床铺、共享书店等层出不穷。在产品、空间、知识技能、劳务、资金、生产能力等六大领域及其细分领域,不断涌现出大量的分享型平台企业。
四是影响深。2016年分享经济服务提供者达到6000万人,平台企业员工数585万人,对扩大就业功不可没。全国现在4000多家众创空间,在创新型“独角兽”企业里分享经济平台企业占35%以上,引领创新作用突出。此外,对促进经济增长、增进社会信任、倒逼政策创新、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未来更精彩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2]显示,未来几年中国分享经济将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快速成长。未来几年仍将保持4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预计到2020年中国分享经济交易规模占GDP比重会达到10%以上,到2025年会达到20%左右。
二是加速融合。分享经济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将逐步加深,大多数的传统企业将会走向分享经济的道路。
三是重新定义就业。灵活就业大幅增加,我们过去一直是研究八小时工作制,从现在开始应该研究两小时甚至是一小时工作制。
四是全球化布局和生态化扩张。先行企业都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同时开启生态化扩张之路。未来5-10年,在分享经济领域有望再培育出5-10家像现在BAT体量的巨无霸平台型企业。
五是走向协同监管。政府、平台、第三方、行业组织以及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都将会成为监管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未来的风口在哪里?
无论从全球还是从中国实践看,分享经济都还处在从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
制造业、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都有可能成为分享经济的下一个风口。这些领域有一些共同特点:痛点明显、市场广大、条件具备、尚未成形,分享经济大有用武之地。
三、中国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人们用“红火”“火爆”等字眼形容分享经济,显然是看中了“火”的一些基本特性:温度高、能量大、速度快、颜色鲜艳等,也确实可以形象而准确地反映中国分享经济的发展表现。中国分享经济表现之所以很火,既与大趋势有关,也与中国的特殊性有关。
(一)分享经济表征着一个时代的来临
分享经济是信息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的必然产物。分享经济是一个大趋势,所有能分享的终将被分享。也可以说,分享经济实际上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即分享时代。
基于互联网的分享经济发展有几个关键时间点:一是1993年的互联网商业化。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协同消费”理念大规模付诸实践成为可能。最早出现的分享经济雏形有在线音乐、文件分享、维基百科等。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实体物品的分享,如第一个汽车分享网站Zipcar等。二是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许多人为增加收入补贴家用,愿意将家中的闲置资源出租,使分享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三是2013年后风险资本的大量涌入。分享经济模式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吸引了大量风险资本进入,促使了分享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从全球看,近几年分享经济快速发展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一是需求旺盛。2008年后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大转变大变革的新阶段,各国都在寻求新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受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很多人开始考虑将闲置资源利用起来以增加收入贴补家用。传统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生态的破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人们渴望找到新的模式。消费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需要不断提升用户体验。这几种变化使得分享经济一经出现便大受欢迎。二是供给充分。从汽车到房屋、从设备到厂房、从劳务到知识技能,大量的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为分享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储备。三是技术成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定位系统、数字地图、移动支付、现代物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分享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人们参与分享经济变得简单、方便、快捷。四是资本热捧。随着分享经济的优势和趋势被人们所认知,其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越来越清晰,风险资本开始大量涌入,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2013年后,分享经济领域每两年获得的融资额相当于之前所有年份的融资总额。此外,网络新生代消费理念的变化、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灵活就业的追求等也是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分享经济的好处显而易见
分享经济有时也被称为合作消费、协作消费、协同消费、协作经济、按需经济、P2P经济、使用权经济等。在我们的研究中,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
这个定义有三个基本内涵:其一,分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也就是说,分享经济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经济形态,在此之前出现的一些经济模式可能具有一些分享经济的基因,但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分享经济。其二,分享经济是整合各类分散的资源、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即网络成为资源最佳匹配的主要驱动力量——一方面汇聚海量的分散化资源,另一方面汇聚海量多样化需求,由网络平台直接自动实现最优化配置,只要某种资源未被使用,需要者就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其三,分享经济是信息社会发展趋势下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崇尚最佳体验与物尽其用的新的消费观和发展观。即分享经济强调资源的效率最大化和用户体验最佳,很好地适应了信息社会发展的基本理念和内在需求。
从微观层面看,分享经济的好处体现为“三低三高”,即:低成本、低门槛、低污染,高效率、高体验、高可信。
从宏观层面看,分享经济对打造新经济增长点、扩大有效供给、激发创新活力、助力大众创新、实现低碳生存、促进灵活就业、走向多元协同等都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分享经济不仅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也被各国政府逐步认可和支持。
(三)中国发展分享经济有独特优势
中国发展分享经济还有一些特殊的历史意义:
——发展分享经济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
——发展分享经济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双创”“四众”的最佳试验场。
——发展分享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发展分享经济是重构经济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要。
——发展分享经济是构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先导力量。
——发展分享经济是改革、创新、转型的风向标和试金石。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发展分享经济还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一是网民大国优势。中国网民已经超过7亿人,这使得新的业态一旦出现很快就能达到相当规模。这也是一些分享经济业态在国外不容易发展起来但在中国可以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二是后发优势。中国在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就迎来了分享经济发展的机遇,痛点越多分享经济的机会就越多。三是制度优势。中央政府确定了发展分享经济的战略方向,很容易形成良好的政策氛围。
总之,分享经济是一个大趋势,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中国分享经济发展取得卓越成就有其必然性且未来可期。
本文刊载于《电子政务》2017年第8期
作者:
张新红,现任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信息化百人会秘书长;信息社会50人论坛轮值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