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国家信息中心联合中国联通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冰雪经济监测指数(2025年2月)。此次发布的数据是在今年1月发布的国内首个《冰雪经济监测指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基础上,根据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北京、河北七个省份2月冰雪经济监测数据计算得出,从多维度反映七省份2025年2月冰雪经济发展状况。
冰雪经济监测指数设置1个总指数、6个分指数(冰雪运动参与度指数、冰雪旅游活跃度指数、冰雪设施完备度指数、冰雪文化丰富度指数、冰雪装备创新度指数、冰雪产业支撑度指数)以及18个子指数。
冰雪经济监测指数框架
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2月七个省份冰雪经济监测总指数平均得分为49.31,北京(68.89)、黑龙江(58.90)、河北(52.58)处于领先梯队,冰雪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高。
——冰雪运动参与度指数方面,七个省份指数平均得分为61.25,河北(100.39)得分最高,黑龙江(84.24)和内蒙古(61.31)领先于其他省份;
——冰雪旅游活跃度指数方面,七个省份指数平均得分为43.94,北京(82.97)得分最高,黑龙江(53.38)、辽宁(50.55)高于平均水平;
——冰雪设施完备度指数方面,七个省份指数平均得分为48.90,新疆(62.55)得分最高。内蒙古(58.06)、吉林(57.41)、黑龙江(53.86)高于平均水平;
——冰雪文化丰富度指数方面,七个省份指数平均得分为45.48,北京(83.33)、吉林(70)、黑龙江(58.33)得分较高,七个省份差距明显;
——冰雪装备创新度指数方面,七个省份指数平均得分为41.09,北京(98.00)优势明显,吉林(41.91)略高于平均水平;
——冰雪产业支撑度指数方面,七省份得分较为均衡,平均得分51.75,北京(58.90)、黑龙江(57.59)、内蒙古(57.25)得分略高于其他省份。
从总指数得分上看,较上月发布的1月数据,2月大部分省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河北和内蒙古因赛事热度较高、网络热度上升等拉动作用,2月总指数得分略有增长。国家信息中心将与相关方面共同深化研究,持续开展冰雪经济动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