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和公共数据共享,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国务院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简称《管理办法》),对政务信息资源定义与共享原则、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与要求、共享信息的提供与使用、共享工作监督和保障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助力“放、管、服”向纵深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党中央着眼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决策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需要着重处理好供给与需求、政府和市场、长期与短期等重大关系。其中,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与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减少信息不对称,信息共享机制的创新是重点。可以看出,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力与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径。从目前我国信息资源的权属来看,有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部门手里。为此,政府要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要打破一个个互不相连的“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除涉及国家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应向社会开放。
为了走好“放、管、服”关键一步,最近国务院转发印发了《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国务院审时度势,抓住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这个“牛鼻子”,在提升信息供给能力与推进“放、管、服”改革协同发力,进一步推进各地政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加快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完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环境,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开启“十三五”时期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构筑共享平台体系,实现政务信息资源高效流动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进一步具体工作部署。从文件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全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打通信息壁垒,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近年来,各部门与各地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以应用促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以跨部门大项目带动信息共享逐步推广应用;二是以领导督办突破信息共享行政协调阻力;三是以政策文件促进信息共享可持续发展。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破解“信息孤岛”难题,在技术手段上是以构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为重点,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质量与效率。
加快构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体系,促进信息资源整合、管理资源集聚、服务资源链接、社会资源拓展,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目前,尽管各地政府都高度关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部分区域、领域也搭建了一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但总体来看规模小、分布散、功能不完善,各主体、各地区、各平台之间标准不对接、接口不统一、信息不互通的问题依然存在。要支撑各政务部门开展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需要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构筑形成促进信息资源要素高效流动的国家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及全国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外网部分)主要为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提供非涉密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服务,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内网部分)主要承载涉密数据的共享交换。
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下简称“共享平台”)一是要做到“三个对接”,既对接国务院各政务部门业务信息系统,实现该业务系统通过共享平台与其他政务部门共享交换数据;对接各级共享平台,实现跨地区、跨层级共享交换数据;对接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电子证照信息等基础信息资源,实现基础数据统筹管理、及时更新,以及在部门间的无条件共享。二是要编目“摸清家底”,即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总形成的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共享平台建设运行管理单位开展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日常维护工作,其次是对各部门通过平台申请有条件信息共享类的需求管理工作,以及形成年度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情况报告。三是要保障数据“安全可控”,即加强平台的安全防护,切实保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时的数据安全。
三、推动共享平台应用,破题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开放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技术支撑是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体系的构建,而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逐层汇聚的枢纽是国家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与应用。为了支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共享,2015年,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为依托,建成了集约、跨部门的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原型,为国务院各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先行试点示范。
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覆盖范围看,已覆盖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国家工商总局、财政部、住建部等37个中央部门节点和69个省级平台节点,有效促进了各部门、各地区业务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此外,交换平台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等多个业务提供数据交换基础支撑服务,加快推动政务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的互联共享。
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交换数据量看,截至今年9月中旬,交换数据总量达到27.5亿条,其中,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信息5.77亿条,资源发布订阅量1579个。此外,民政部、环保部、安监总局等部门还计划利用公共数据交换平台,分别实现民政部与31个省(市、自治区)民政厅之间的信用数据交换;实现环保部与住建部、国土部、国家林业局及国家气象局等10个部门之间数据资源交换;实现安监总局与国家铁路局、住建部、交通部等8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
从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安全保障看,全新的平台管理、域管理、节点管理三级架构体系的顶层设计,保证数据交换平台对多业务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需求的支撑。采用数据压缩、加密、签名、断点续传等技术,保证交换传输存储等过程的安全可靠。
目前,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成为全国接入范围最广、交换数据量最大的数据交换基础支撑平台,在实现多业务数据共享交换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应用的不断推进,将冲破“数据藩篱”,为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共享破题做出示范。
四、积极贯彻管理办法,加快完善国家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技术支撑、运行管理与安全保障方面已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对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将紧密围绕推动共享平台体系建设、数据安全保障与运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
首先,开展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及相关工具的建设。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将配合联席会议牵头部门编写《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实施手册》,细化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的目录代码规范和具体要求,并研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工具,组织开展系统运行工作。各责任部门在权力清单、业务清单、目录清单、数据清单基础上,利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清单编制工具,编制生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数据清单。
第二,完善扩充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积极承载更多应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体系建设上将有机结合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形成数据、目录、交换三位一体的数据共享交换架构,以共享数据管理、数据共享交换、目录管理服务为核心,以共享业务管理、综合数据应用为扩展,逐步建设形成一体化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在功能设计上,一是完善清洗、比对、校核、叠加等功能,提高数据校核质量;二是提供统一、规范的标准和接口程序,便于运维管理部门维护各类数据,提高应用系统部署效率,支撑跨部门、跨地区的应用部署与数据交换;三是面对各政府部门不断涌现的新需求,在扩展性方面将更加灵活,保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与省、地市共享平台对接,形成全国共享平台体系。各地方政务信息共享主管部门,组织建设本级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纵向与省、市互联,形成统一的全国共享平台体系。共享交换平台的跨部门、跨地区的全覆盖,将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新格局的形成,为各政务部门业务信息系统通过共享平台与其他政务部门共享交换数据,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第四,统筹建设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共享信息安全。一方面在健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方面,政务外网安全体系加强对基础信息网络和关键行业领域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将建设形成“数、云、管、端”的立体化安全防护,打造覆盖从互联网出口边界、至跨网安全接入与数据交换通道、再到关键业务应用、核心数据和接入终端的政务外网统一安全保障平台,提升基础设施关键设备自主可控水平。另一方面在数据共享交换安全可靠方面,政务外网安全体系建设将加强全网安全监测、态势感知预警和政务云数据中心安全技术研究与验证,重点保障好核心应用和数据的安全。
第五,完善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运行管理的体制机制,保障政务信息共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积极配合国家标准委,建立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分类、采集、共享交换、平台对接、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形成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标准体系,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运转过程中贯彻执行。另一方面,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管理中心将根据网信办制定的国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国家政务信息资源从采集、共享到使用的全过程网络安全保障工作。